本报11月15日讯 (记者 薛来)记者从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获悉,近日,我区下发《光伏帮扶电站收益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村级光伏帮扶电站的收益分配方式进行了明确。
《办法》规定,村级光伏帮扶电站收益主要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继续支持用于脱贫户(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和奖励补助的同时,支持用于发展带动脱贫群众就业较多、持续增收的产业,以及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规划项目。其中,用于公益岗位时不限制比例,在公益岗位满足聘用脱贫户的基础上,可就地就近选聘收入较低的农牧户参加。村级光伏帮扶电站收益不得用于嘎查村委会人员工资补助和办公支出、购买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修建楼堂馆所、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偿还债务、设立基金和垫资等;不得坐收坐支、白条抵账、公款私存和私设小金库;不允许将光伏帮扶收益以简单分钱形式分配。
小麦新品种“巴麦18 号”通过自治区审定
本报11月15日讯 (记者 韩雪茹)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由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与内蒙古兆丰小麦产业化研究院合作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巴麦18号”通过自治区审定。
据了解,“巴麦18号”审定编号为“蒙审麦2022005号”,是高产、高抗、红粒硬质的蒸煮类春小麦新品种。“巴麦18号”参加自治区多点、区试、生试期间平均亩产528.58公斤,平均较对照增产5.72%。该品种群体整齐,株高85cm左右,生育期91—93天。籽粒红色,角质饱满,穗粒数39.2—41.9粒,千粒重43.8—45.4g。田间病害较轻,抗青枯早衰,成熟落黄好,抗倒伏性好。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巴麦18号”免疫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
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 一标”典型案例添内蒙古成员
本报11月15日讯 (记者 韩雪茹)近日,农业农村部公报发布《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经自主申报、省级审核、专家评审,推介40个单位为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我区兴安盟科右中旗“改良品种促产业草原 ‘牛’旗更牛气”案例入选。
据了解,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即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措施落实,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年来,我区重点建设11个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5家种公牛站和100万亩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奶牛冻精和向日葵种业全国市场占有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居全国第一。持续抓好玉米、奶业2个千亿级和10个百亿级产业,塑造“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总体品牌形象,不断增强农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