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自治区和本地重点产业链,包头市大力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近3年,新增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市场急需专业布点52个,同时淘汰服务产业能力较弱的专业38个,使专业布局更贴合市场需求。
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包头市依托稀土和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组建绿色稀土、光伏晶硅材料等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整合信息资源,搭建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此外,包头市还积极探索中高企政产教联盟改革,成立多个产教联盟与职教集团,并校企共建7个产业学院。目前,包头市职业院校与超100家企业建立联系,开设241个“订单班”等,在读学生达8661人。
一系列改革显著提升了包头市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社会吸引力。2024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76.83%,留包率大幅跃升,为地方经济与产业转型注入强大的人才动力,推动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通辽市
聚焦“五金”建设
夯实产教融合基础
近年来,通辽市积极推进以教兴产、以产促教、产教兴城,聚焦职业教育“五金”建设,大力夯实产教融合根基。
在“金专业”建设上,通辽市围绕现代农牧业、玉米生物、中蒙医药等产业链,重点发展农林牧渔类等专业,停招37个同质化专业,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化学工艺等23个专业,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达62%;倾力打造“金课程”,当地职业院校积极对接职业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课程,1项教学资源库入选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9门课程获评“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课程成为“自治区级一流核心课”,提升了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金教师”,加强校企、校际间人员流动与资源共享,共建13个“双师型”基地,培育781名“双师型”教师,聘请210余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导师,提升了教学、生产等多维度能力;开展“金基地”建设,校企深度融合,共建44个实训基地、2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立项1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编写“金教材”,校企联合开发35部活页式教材、新业态教材,出版4部自治区“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将行业新技术等融入教学应用,实现“教材—教学—产业”深度融合。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2023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联合区内中高本院校、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区内外行业企业等,共同成立“内蒙古卫生健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依托共同体建设,学院于2024年入选首批“中康养产业学院”,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多伦职教中心护理专业开展中高衔接培养,实现核心课程无缝对接。同时,校企联合举办学生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资源建设方面,学院牵头建设护理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与通辽职业学院等共建助产教学资源库,与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共建临床医学教学资源库。
目前,共同体建设初见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与北京银发时代等企业共建中康养产业学院并设立“冠名班”,与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等联合培养学生,年均输送人才3000人,共同体内每年接收实习生300余人;资源建设合作成果斐然,护理教学资源库获自治区立项,校企开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线上课程,共同开发教材等;协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共同体立项课题30项,开展行业企业应急救护员培训等覆盖1300余人,成立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服务惠及1000余人。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打造“乌兰美”品牌
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率先开启产教融合探索,创立乌兰美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拉开了服务地方的序幕。历经多年发展,“乌兰美”成绩亮眼,2023年入选中国医养结合十大品牌,2024年荣登中国康养品牌十强榜单。
公司创立后,秉持“一个专业配备一支教学团队,建设一个实训基地,成立一家关联企业,促进一个产业发展,塑造一个服务品牌”的“六个一”品牌培育理念,以职业教育、家政、母婴、老年等多元服务为支撑,构建起培训、创业、就业“三位一体”新机制,有力促进产教融合。
随着影响力渐大,2022年,“乌兰美”从全资校办企业划归为市属国有企业,内蒙古乌兰美健康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学校持续携手乌兰美集团,同时积极外引内联,全力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专业设置等多方面,着重向产教融合突出的单位倾斜,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办学、育人、就业与发展。通过紧密贴合产业需求,提升与自治区经济的契合度,学校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拓新路径,培育新的发展增长点,在助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奋进。
<<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
探索类型特色办学
中职教育提质增效
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作为县域中职学校,积极探索类型特色办学之路,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家长满意度与社会认可度不断增强。
学校善于利用政策优势,乘着区域人才引进、优化社会培训供给、整合教育资源的东风,连续3年引进74名优秀人才,筑牢人才根基。主动参与地方公共实训中心建设,为化工企业提供个性化培训,同时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化工专业高水平产教融合基地。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学校牵头推进,科学建设分校校区,打造集教学科研、劳动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等八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农畜产学研实训基地和中小学综合育人基地,提升区域服务能力。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内蒙古伊泰集团、内蒙古汇能集团等地区龙头企业及内蒙古工业大学、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等高校紧密合作,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及准格尔旗力量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办“力量班”,创新采用“3+2”“2+2+1”工学结合的中高企一体化人才贯通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中职教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