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集国宝于一身!原来你是这样的“龙辰辰”

  绿松石龙形器 (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九龙壁局部
  “龙辰辰”
  1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龙辰辰”正式发布亮相。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千百年来,龙的形象贯穿文学、艺术、民俗、建筑、服饰、绘画等各个领域。总台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突出呈现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那么,“龙辰辰”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今天带你从“头”到“尾”认识“龙辰辰”。

  ●鼻子的灵感来源:绿松石龙形器

  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河南洛阳偃师区二里头遗址,整体长64.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绿松石细片拼合而成。每片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0.1厘米左右,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

  巨头蜷尾,鼻头突出,身躯起伏有致,仿佛正在蓄力向天腾跃,形象鲜活生动,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代表性实物。“龙辰辰”的鼻子便参考了绿松石龙形器鼻子的外形特征。

  ●眉和肩的灵感来源: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它的主人是“问鼎中原”的楚庄王之子。器物本身处处彰显着“大国制造”的实力。

  粗细不一的铜梗,如编织中国结一般,筑成铜禁禁体的朵朵“云彩”。铜禁禁体四周的12条龙形兽昂首吐舌,挺胸凹腰,器物造型奇特,工艺复杂精湛。专家认为云纹铜禁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失蜡法大型铸件,对研究古代科技意义非凡。“龙辰辰”的眉、肩便来自铜禁上的云纹,展现了中国传统纹样艺术的魅力。

  ●腹和脊的灵感来源:何尊

  何尊出土于陕西宝鸡贾村镇,是3000多年前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尊体上篆刻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这里的“中国”意思是“国家的中心”,体现出西周时期人们认为首都要建在国家中心位置的理念,也是中国古人居中而治的政治观表现。

  取何尊上云雷纹浮雕,作为“龙辰辰”腹部标志性纹饰,将何尊上的扉棱解构为龙脊结构,以符号化表意“中国龙”的厚重历史。

  ●鳍的灵感来源:鎏金走龙

  唐代鎏金走龙,背脊呈锯齿状,长尾拖后上卷,全身刻画鱼鳞纹,是一条器宇轩昂的“小细龙”,处处流露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气息,主打一个自信。

  与常见的龙不同,唐代鎏金走龙小巧玲珑,甚至透着一点儿萌。据记载,唐代祭祀大典中会举行一种投龙仪式,这种小巧的走龙或许就是为投龙所用。以鎏金走龙的脊背和尾脊作为“龙辰辰”鳍的灵感来源,结合龙鳞延至龙尾,展现出神性与飘逸之感。

  ●爪的灵感来源:九龙壁

  九龙壁属于古建筑照壁的一种,古时也称“隐壁”,设在院门内的屏墙称为“隐”,防止院内景象被一览无余。设在院门外的屏墙称为“壁”,是用来界定空间范围。我国现存著名的九龙壁有三座,分别在北京故宫、北海公园和山西大同。其中,北京故宫九龙壁级别最高。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是唯一一处双面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规模最大、年代最早。三座九龙壁在造型色彩、画面节奏以及工艺制作上都达到极为精湛的水平。

  北京故宫和北海公园两座九龙壁上的龙均为五爪,“龙辰辰”的五爪也源自于此。

  ●配色的灵感来源:中国传统色

  集万千神思于一身的“龙辰辰”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灵动之美和雅正之气。此外,“龙辰辰”的配色选取大繎、赩炽、赪霞、玉頩、春辰等中国传统色。“赪霞拂朝,苍烟懵夕。”赪霞色代表了红色的云霞,代表旭日初升时霞光万丈的青春色彩。春辰是冰雪初融,草木萌动的颜色,它所属的青绿色系正是东方青龙的代表色。青龙是中国古代天文四象之一,代表着春天、希望和生长,也赋予了“龙辰辰”冬去春来、辞旧迎新的蓬勃生机。

  龙年将至,充盈着历史美感和时代气息的“龙辰辰”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陪您共同迎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甲辰龙年。

  (据央视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广告
   第04版:首府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看点
   第07版:健康/广告
   第08版:体坛
集国宝于一身!原来你是这样的“龙辰辰”
搭建“暖蜂”驿站·筑起爱心“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