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诺曼底登陆80周年。在这场著名战役中,也曾有中国军官的身影,黄廷鑫正是其中之一,而他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诺曼底战役的亲历者。
6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山松说:“有时候要通过战争手段才能获得和平,但战争总是不好的,和平是最珍贵的。”军事专家蒋福伟则对记者强调,历史的印记不该被抹去,“对和平的热爱,才是纪念诺曼底登陆真正的意义。”
老兵渐凋零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重要战役。
1944年6月6日,以英美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横渡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法国诺曼底,在欧洲大陆开辟了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败亡。
1984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首次邀请6个国家的元首,出席对诺曼底登陆的纪念活动,此后,诺曼底登陆周年纪念,成为全球重要的和平仪式。
今年是诺曼底登陆80周年,6月初,多个国家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而法国于6月6日举行的活动尤为盛大,2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近两百名二战老兵亲临仪式现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是百岁高龄。
二战期间,中国人民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终赢来了全面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同一时期的欧洲战场上,盟军与苏联红军并肩攻克柏林,德国法西斯终于覆灭。
由于中国当时未参与盟军的行动,整整半个世纪,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甚至很难想象,法国北部奥马哈海滩的枪林弹雨中,曾有中国军人的身影。
作为亲历者的黄廷鑫,也从未刻意宣扬这一段峥嵘往事。儿子黄山松只在年少时听闻,父亲二战期间曾赴欧洲战场参战,却并不知道其中还包含了著名的诺曼底战役。
媒体报道之后,国内媒体逐渐发现,上世纪40年代有一批受政府派遣赴英国参战实习的中国军官,他们大都是诺曼底登陆等盟军作战行动的参与者。
除了黄廷鑫,定居大陆的还有零星几位,他们的名字逐渐被世人所知:郭成森、卢东阁、王显琼……黄山松告诉记者,父亲一直清楚地记得这些同窗和战友,无奈全部失联,以至晚年音讯全无。
对这些老兵而言,很多心愿,也就成了永久的遗憾。
2006年5月的一天,黄山松接到浙江省外事办公室的致电,被告知法国政府通过媒体报道获悉,在中国还有一位曾参加诺曼底战役的老人;不久后,对方又打来电话说,法方已经认定了黄廷鑫的英雄事迹,决定为他授勋。
2006年7月5日,浙江省外事办大厅,专程前来的时任法国驻上海总领事薛翰代表法国政府,将一枚象征法国至高荣耀的“法兰西荣誉勋位骑士勋章”戴在了黄廷鑫的胸前,也作为对这段史实的印证。
3年后的11月11日,黄廷鑫因病在杭州去世,享年92岁。此后,研究者认为,中国大陆已无健在的诺曼底战役亲历者。
特殊的机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缘何有中国军人出现在遥远的欧洲战场上,参与了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战役?要了解这个问题,需要回到民国海军史中寻找答案。遗憾的是,海峡两岸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甚少,国内也罕有博物馆对此做过系统梳理。
为了更准确、完整地保存父亲这段往事,历史专业出身、但原本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的黄山松,开始涉入民国海军史。
2013年11月,17万字的《亲历与见证:黄廷鑫口述记录——一个经历诺曼底战役中国老兵的海军生涯》出版,作为201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已成为关于这段历史的宝贵记述。
生于农历戊午年十二月二十八(1918年2月9日)的黄廷鑫,在安徽安庆度过少年时代,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当时全省最好的安庆高级中学。怀着投笔从戎之志的黄廷鑫,毅然选择了青岛海军学校。
而当他经过近4年的学习,终于从青岛海校毕业时,民国海军的舰队几乎已经损失殆尽,丧失海上作战能力。大多数同学没了“用武之地”,被插入各陆军学校继续学习。黄廷鑫也转到了成都军官学校学习炮兵,并成为黄埔十七期学员。
1942年夏天,再次毕业的黄廷鑫正准备参加陆军部队时,忽然得知了国民政府将选派海军军官赴英、美留学的消息。
那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由轴心国集团的进攻,逐渐进入到转折阶段,同盟国开始蓄力反攻。中国战场处于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希望重建海军,便决定选派各50名青年海军军官赴英、美两国受训,与盟军并肩作战,掌握先进的武器装备与作战技术。
黄廷鑫闻讯赶往重庆参加选拔。经过文化考试、专业考核、外语测试、身体检查等环节,最终,第一批赴英美学习的中国学员共74人。其中50人赴美,而黄廷鑫等24人,在领队周宪章的带领下,于1943年11月来到英国利物浦,再坐车抵达英国海军最高学府——位于伦敦格林威治村的皇家海军学院报到。
次年1月中旬,20名航海方向的中国学员,前往英国南部的恰塘兵营接受枪炮训练,紧接着就被派往各个战区,到现役军舰上实习参战了。26岁的黄廷鑫和同学葛敦华,就在那时被分配到了美制轻型航母——“搜索者”号上,主要执行护航任务。
1944年6月2日晚上,“搜索者”号悄然离港。这让黄廷鑫感觉“有点非同寻常”,因为原本航母都是白天出港的。但以他当时的身份,并未获悉“搜索者”号此次执行的具体任务,其实是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
6月6日早上,黄廷鑫在舰上听到电台播报的新闻说,盟军的飞机已经在诺曼底实施空降。
经法方认定,1944年6月6日凌晨,黄廷鑫曾参加了诺曼底战役中的海上防潜和警戒任务,后来还参与了土伦登陆等行动。1944年底,“搜索者”号在英国靠岸,黄廷鑫的这段实习经历也告一段落。战争结束之后,他和同学们先后回到中国。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宣布成立。据黄山松的研究,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数位与父亲同属青岛海校五期的同学,陆续以起义、报到等不同方式,加入了解放军。“他们或者成为海军第一代舰长、副舰长,或者是海军专业技术部门的骨干,以所拥有的海军专业知识,为新中国海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