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这件2400年前的“保温杯”,精巧得无以复加!

  曾侯乙尊盘   尺寸: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   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   收藏单位:湖北省博物馆
  看到它,你会一时语塞,任何形容词似乎都不准确。它精巧得无以复加,至今无法进行3D扫描建模,却出自2400年前战国时期的工匠之手。它就是曾侯乙尊盘。

  尊盘,由尊与盘两件器物组成。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冬天盘内盛装热水,可加热尊中酒水;夏天盘中盛冰则可起到冰镇作用,可谓冬夏两相宜,相当于一个巨型“保温杯”。试想宴飨(xiǎng)、祭祀之时,有如此美器在旁,氛围感直接拉满。

  铜尊重9千克,铜盘重19.2千克。因此也有人猜测,尊盘的象征意义可能大于使用价值。它玲珑剔透、极尽奢华,可能是为了彰显“曾国”这个神秘诸侯国铸造技术水平之精妙。盘底刻有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即曾侯乙一直使用到最后的意思。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器物刻有这一铭文的共有208处,但只有此尊盘内的铭文有后期打磨补刻痕迹。即便是2400年后,打磨痕迹仍是清晰可辨。

  据考证,此处铭文显示曾侯乙并非尊盘最初主人,而是传了三代曾侯。由此可见,曾侯乙对尊盘有多么喜爱,才会继用先君之物,并改刻自己名字,最后带入墓葬。

  尊的口沿远看像云朵,实际是龙蛇盘旋环绕的镂空花纹。尊的颈部攀附四只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豹身也以镂空的龙蛇装饰。尊的腹部和圈足满是蟠(pán)螭(chī)纹和浮雕的龙(蟠螭:虎形龙相之物)。整个尊体共装饰有28条龙、32条蟠螭。

  盘的制作更为复杂,盘身的四个抠手也是由无数条龙蛇组成的镂空花纹。抠手下有八条镂空夔(kuí)龙,盘足为四条圆雕的双身龙。整个盘体装饰龙56条、蟠螭48条。

  从尊口到盘足,还盘踞着上千只蟠(pán)虺(huǐ)(蟠虺:蜷曲的小蛇,青铜纹饰的一种),无处不精美,处处有装饰,尊盘的华丽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曾侯乙尊盘造型复杂精美,尤其是透空装饰层层堆叠,表层却又彼此独立且互不连接,只靠铜梗支撑。科学鉴定表明,曾侯乙尊盘集浑铸、分铸、焊接和失蜡法等多种工艺为一体,尊、盘各有34个、38个部件,分别通过56处和44处铸、焊连成一体,部件之多,焊接之繁,十分罕见。而失蜡法在尊和盘口沿的镂空附饰制作上的运用,更是佐证了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经开始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而且造型艺术、铸造技术都已臻于完美。

  时光从不停滞,而匠人之心却以青铜为载体永久流传。让世人仰望的目光穿越千年,一次次停留在传奇之上。(据央视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天下
   第06版:钩沉
   第07版:健康/广告
   第08版:体坛
这件2400年前的“保温杯”,精巧得无以复加!
《儿童时报》:我国最早的儿童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