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
1932年7月29日,刘长春抵达美国洛杉矶码头,准备参加第二天举行的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他回忆,当车行至唐人街时,汽笛齐鸣,全街华侨扶老携幼夹道欢迎,鞭炮、锣鼓、汽车喇叭声震耳欲聋。人们如此激动,是因为这将是奥运赛场上第一次出现中国人的身影,更因为他们知道刘长春能来参加奥运会是多么不容易。
1909年,刘长春出生于大连河口的一个贫苦家庭。9岁时母亲病逝,他跟随父亲到城里以做鞋为生。此外刘长春还要去山上放羊,山上山下跑来跑去,锻炼出了良好的体能。生长在大连的刘长春痛恨日本侵略者,从小便立志借体育发愤图强。“我下决心拼命地踢足球和跑,遇到与日本学生比赛足球,我就狠狠地踢,以此报仇雪恨。就这样,无形中使我的短跑提高很快。”
1929年,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时为东北大学学生的刘长春一个人包揽了100米、200米和400米冠军。据当时的报纸记载,刘长春的百米成绩是十秒五分之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10秒8,创造了当时中国百米短跑的纪录。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大学校舍被日军占领。刘长春等学生只能迁往北京临时校址。而日本人却对刘长春打起了歪主意。他们两次到刘家,以高官厚禄相引诱,要刘家人写信给刘长春,让刘长春回大连。当时伪满洲国的报纸甚至发布刘长春等将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虚假消息。
得知日寇的无耻行径后,刘长春立即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说:“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岂能叛国,为人马牛。”“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是中国人,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历经波折,在许多人的帮助下,刘长春终于得以代表中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黄浦江畔,数千人在新关码头欢送刘长春前往美国参赛。当时的报纸辛酸地写下:“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队第八位出场。代表队成员仅6人,且为临时拼凑,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仅派出了一名运动员。
刘长春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在奥运期间的见闻。7月31日,他参加了百米预赛,排名第五,未能晋级。他遗憾地写道,可惜舟行劳顿,缺少练习,“设抵洛杉矶后,再有一星期之加油,或不致名落孙山乎?”此后,他又参加了200米预赛,也未取得理想成绩。在赛场,他看到“每项前三名将优胜国国旗悬挂高竿,音乐既奏,全场仕女起立致敬,余对之频添无限感喟。”又在赛后仔细观察其他国家选手的训练方式并做记录。
8月9日,刘长春在日记中思考着中国体育的未来。“为忧祖国,苦搜枯肠。”他希望以后中国能有一个专门的体育机构,并写下了5条具体的建议:
往者已矣,今后甚望全国有一最高机关,负责每年各种运动之统计,关于管理之组织,指导的权限,教师之修养,运动员之常识,根本人才之培养,继续与保留问题等等,均需诚愿的加以深询与追究。以上不过仅限技术而言,欲求普及,愿政府与人民共图之,注意以下数条:1.多培养体育人才,以求根本明了。2.设寒假、暑假体育学校,以推广体育常识为宗旨(专门体育训练亦可)。3.注重中小学体育。4.多请世界各国体育专家来华讲演与表演。5.奖励体育著作译述与发明。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就这样在遗憾中结束了。七七事变后,大半中国沦陷,曾一心想要借体育发愤图强的刘长春,只能在悲愤中结束了运动竞赛生涯。
刘长春的两个心愿
1950年,刘长春来到大连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大连理工大学,主管运动队训练工作。之后的30多年,刘长春一直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刘长春曾说自己有两个心愿,一是中国人在奥运会拿金牌,二是我们国家要举办奥运会。遗憾的是,刘长春于1983年去世,有生之年没能实现心愿。
就在一年之后,1984年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了225名运动员参赛。这是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以后,第一次派出奥运健儿参加夏季奥运会的角逐。当五星红旗在当年刘长春黯然离开的体育场上空飘扬的时候,世界仿佛听到了一个古老民族奋力追赶的脚步声。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在洛杉矶夺得了中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而7月29日,正是52年前刘长春抵达洛杉矶的日子。
同样是洛杉矶,同样是7月29日,52年前,一个孤独的中国选手排除万难,代表中国第一次站在奥林匹克的五环旗下,却只能眼巴巴看着其他国家升国旗。52年后,200多名运动员为国出征,中国人终于在奥运赛场上升起了五星红旗。
刘长春,这些时刻多希望你能看到!
2008年,刘长春的长子刘鸿亮前往希腊,作为奥运火炬手参与了圣火传递。刘长春的次子刘鸿图则作为辽宁的首棒火炬手参与圣火传递。接过火炬后,刘鸿图手扶胸口闭目默念,用这种方式来告慰父亲,“我父亲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梦想,我哥哥将奥运圣火从希腊带到中国,而我则有幸在自己的家乡传递火炬。如果我父亲地下有知,我想他一定会热泪盈眶,因为他的愿望实现了!”
刘长春,多希望你能看到,你留下遗憾的跑道,有人在继续奔跑。
1983年,刘长春带着遗憾去世。这一年,一个小男孩在上海出生。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创造了中国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他是刘翔。
跨越89年,刘长春留下遗憾的百米赛场,“中国速度”创造了新的纪录。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他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排名第一进入决赛,成为我国首位进入男子100米决赛的运动员,他是苏炳添。
今日之中国,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中国派出405位运动员,参加30个大项42个分项236个小项的比赛,中国运动员再也无需“单刀赴会”。
从2008到2022,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一代又一代中华健儿,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的不懈奋斗,见证了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拼搏历程,折射出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也照见了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