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意外伤害作为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儿童致残的主要因素。王小玮告诉记者,五岁以下容易致残的意外伤害多为意外窒息,吸入异物如果冻、瓜子、花生、纽扣、玩具等;五岁以上多是交通意外,事故造成头外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等。儿童一旦出现意外伤害,如何在第一时间做到正确处置,对于家长和患儿来讲都非常关键。
●异物卡喉
导致异物卡喉意外发生的往往都是身边常见的小东西,例如黄豆、橡皮擦、小戒指等。给儿童佩戴戒指等小饰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异物卡喉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王小玮提醒,首先应尽量避免给孩子佩戴小饰品。其次,当儿童发生异物卡喉时,可采用海姆里克手法,将横膈向上挤压,借空气的力量把异物冲顶出来。如果儿童意识已经丧失,应让其平卧,抢救者两手交叉放在儿童心窝处,用力向上挤压。“注意用力要适度,同时通知120,做好紧急救治准备。”体积较小的气道异物一般不会引起急性的窒息死亡,但会导致患儿反复咳嗽、喘息,且常误诊为气管炎、肺炎。有可疑异物吸入史者,建议家长带孩子立即就医。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被细小异物呛了,即使没有明显不适也切忌继续跑跳玩耍,以免异物移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烧烫伤
儿童肌肤组织幼嫩,热汤、热油等会对他们造成较大的伤害,家长一定要重视儿童烧烫伤的防护。专家特别提醒,发生烧烫伤且有水疱生成时,应该用清水冲洗、浸泡30分钟,对于不易浸泡的部位可用凉毛巾冷敷,然后用宽松而具有保护性的敷料覆盖水疱,尽力保护其完好无损。因为即使使用经过消毒的工具弄破水疱之后,形成的创面还是很容易发生感染。
此外,发生烫伤后不能自行用如牙膏等物涂抹受伤处,牙膏、酱油等物不一定能够帮助缓解烧烫伤的症状,反而容易模糊伤口,使得医生检查时不能直接观察伤处情况。
●锐器伤和扭伤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铅笔、筷子等物也属于锐器一类。”王小玮说,儿童身体各项机能没有发育成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行动中可能会因为凹凸的地面、摆放的家具等引起跌倒。若在行动中孩子手持铅笔、筷子等尖锐物品,跌倒时就极有可能伤到自己,发生锐器伤害的情况。如果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发生扭伤,脚踝部肿胀时,应第一时间用毛巾包冰块或者其他冰冻物品进行冰敷。“如果无法确定儿童受伤情况,那么让孩子自主活动可能会导致伤情进一步加重,此时热敷或是按摩都有可能会加剧肿胀。”
“意外伤害最坏的结果是发生心脏停止跳动,而心脏停止跳动超过4~6分钟,易造成脑细胞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急救必须及时迅速。”王小玮补充说,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称为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呼吸方法。一旦儿童发生意外伤害造成呼吸、心跳骤停,第一目击者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急救至关重要。因此家长日常掌握一定的心肺复苏技能十分重要。
(据《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