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拂堤杨柳醉春烟

  文/林丛中

  只是一夜春雨,老家河边的柳儿已是新绿盈枝,焕然一新。近看,翠绿的柳条细线似的,用手摸一摸,软软的感觉里却有一股力量轻轻地拱着手心。远望,婆娑轻柔,如烟如雾,似乎有条纱巾在空中飘动。“三月江南雨,柳烟两岸浓”,是柳和烟的缠绵悱恻、相濡以沫,润出了天地的空灵飘逸之气。

  柳是美人的化身,水边的精灵。体态婀娜,水袖轻扬,生就一副美人胚子:“柳袅轻风似舞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是美人娉婷的细腰;“芙蓉如面柳如眉”,这是美人俏丽的秀眉。可见,柳成了美女的形象代言人。一排排柳树临水照影,轻拂水面,恰似万千佳丽在水中梳洗秀发,泛起的层层涟漪,不正是美女暗送的秋波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柳,见证了甜蜜的爱情故事。在那柳浪涌动处,与心仪的人相约于静谧的黄昏,不仅温馨惬意,还会生发出无限的浪漫。

  柳是报春的使者。此时,大多数树木还沉睡未醒,梧桐灰蒙蒙一片,银杏做着甜梦,乌桕打着盹儿,而一根根柳条,在春风春阳里,早已轻轻地舞动着,低低地吟唱着,绿得如此鲜亮、妩媚和柔润。看这些绿绿的河边柳,不由让我们的心都清亮起来。这绿是春天的绿,如此鲜丽,那么醉人,令人有一种盈目的喜悦与欢欣。

  柳最喜欢临水而居。在湖畔、河堤、溪旁,随处可见柳的倩影,或在雨中摇曳,或在烟中朦胧,或在风中起舞。记得前年,与朋友前往雪域高原旅行,在河边,我见到了长得苍翠欲滴的柳。这种叫“公主柳”的柳树,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高原风雪,却依然能以一种顽强而蓬勃的姿态,植根于那片土地,犹如袅娜的纤丽中多了几分粗犷。

  柳,诞生于《诗经》这方沃土里,穿越秦风汉雨,从唐诗宋词元曲里走来。它是《诗经·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杨万里的“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喜柳、爱柳、赞柳,留下了不少佳话。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平生最爱柳,“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他在自家门前亲手种了五株柳树,别号“五柳先生”。唐代文学家、被称为“柳痴”的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元和十年三月,他被贬至柳州刺史,心情很差,但最终还是在柳树那儿找到了乐趣:“柳馆依然在,千株柳拂久。”清代的左宗棠带领湘军戍边新疆时,在长达数千里沿途广植柳树,被人尊称“左公柳”,有诗赞曰:“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中国现代漫画家丰子恺,当年居住白马湖边,不但庭院种柳,还把自己的寓屋取名为“小杨柳屋”,与柳相伴,与柳而居,先生终究有了杨柳“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的精神和品行。

  柳有着好脾性,最容易成活。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谚语为证。或许是“柳”和“留”的谐音,古人就有了折柳送行的习俗,让柳沾染了一些忧郁离愁的气质:“春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桥”“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这或许是缠绵的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只是如今,人们少有机会体验这种缱绻的柔情和挥泪而别的动人场景。

  “吹面不寒杨柳风”,依依垂柳,绿深处,春语里。无论是乡村或是城市,只要有柳在,春天总是最先翠绿起来,慢慢地便是“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的明媚灿烂时节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广告
   第04版:关注
   第05版:天下
   第06版:风铃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广告
拂堤杨柳醉春烟
忠于自己的节奏
风铃版投稿邮箱 lybdx186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