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业兴旺福润北疆

作为全国最主要的牛肉产品输出基地 内蒙古依托丰富的草原资源、洁净的土壤、清澈的水源 及自然放牧方式 生产出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牛肉
  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多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肉牛产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目前,我区牛肉年产量达到66.3万吨,跃居全国第一,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为保障国家牛肉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找准定位,锚定目标。我区聚焦聚力结构调整、优势转化、提质增效,提高肉牛产品加工转化率,深化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高效、农牧民富裕富足。

  自然天成  优势巨大

  □本报记者  韩雪茹

  不同的山水,赋予食物独一无二的个性。

  秋日,蓝天之下,阡陌纵横、沟壑蜿蜒,一畦畦的绿意煞是惹眼。此时,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台基营村苜蓿基地迎来了第三茬收割。机器的轰鸣声过去,流青溢翠的苜蓿齐刷刷倒下,很规律地躺成一条条 “绿带子”。

  “这苜蓿可是牛的‘营养品’,维生素和矿物质、氨基酸齐全,粗蛋质含量也高,营养价值比普通饲草更高,能促进牛的生长。”种植户秦和平乐呵呵地说。

  吃好的牛肉,就是吃它生长的那片山水。草的味道,水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成就了内蒙古牛肉的味道。

  内蒙古位于北纬40度至45度的肉牛养殖黄金地带,与欧洲、南美处于同一纬度,是世界畜牧专家公认的最佳肉牛养殖带。作为全国最主要的牛肉产品输出基地,内蒙古依托丰富的草原资源、洁净的土壤、清澈的水源及自然放牧方式,生产出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牛肉。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构成了牛肉生产的巨大优势资源。近年来,我区形成了以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为重点的中东部优势养殖区,以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为重点的天然草原养殖区和以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为重点的西部高端养殖新兴区肉牛产业带,独具特色、规模较大的优质牛肉生产基地和优势产业带,让肉牛产业提档升级。

  【记者手记】

  绿色立身,品质“圈粉”。内蒙古“味道”中,牛肉能够赢得更多青睐,离不开独特的资源条件。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是内蒙古的名片,纯净的山水、多样的牧草,成就了内蒙古牛肉的那缕缕肉香。

  如何让富集的农牧业资源转换成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下一步,我区在推进农牧业循环发展上再发力,构建以绿色为导向的农牧业生产体系,探索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

  农牧互促  种养双赢

  □本报记者  赵弘

  对收割机零部件进行润滑,检查是否松动、变形……8月31日,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水泉村牧丰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检修青贮收割机。合作社负责人张永在旁叮嘱着:“秋收开始了,今年合作社青贮玉米种得多,收割机的易损配件必须仔细检查,尤其是轴承和闸刀是绝对不能出现问题的。”

  “以前的玉米秸秆很少做饲料,农民都用它来烧炕,现在我们合作社的青贮玉米都成宝了。青贮玉米适口性好,还能有效保持玉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牛吃上好草,才长好膘。”张永继续介绍说,“而且青贮玉米能节省储草空间,在我们这里很受欢迎,大家都尝到了‘粮改饲’的甜头。统部镇80%的农户家里都有牛,饲草料需求量很大。”

  据了解,牧丰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现有社员59户。近几年,合作社为了发展壮大,在吸收社员的同时也与当地老百姓签订订单,每年统筹种植青贮玉米,秋季按市场价统一收购,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

  2021年,合作社流转了本村及周边村的耕地,共种植了约5000亩全株青贮玉米。

  “今年我种了500亩青贮玉米,除了给自家牛用,剩下的咋也能赚个20万元,这比以前种粮食强多了。”说话的是五四村村民金友,黝黑的脸上尽是秋收的喜悦。

  “今年我们合作社的青贮玉米,除了留够了合作社存栏牛羊的草料外,剩余的全部卖出。”张永说。

  随着农民种养结构的变化,统部镇基本构建形成了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用、农牧结合的新型草畜业发展体系。截至目前,全镇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其中青贮玉米9.2万亩,占总亩数的60%,新建青贮窖12万立方米,作物及秸秆主要用于肉牛饲养,转化利用率高达90%以上。

  【记者手记】

  统部镇素有畜牧养殖的传统,但过去,牛多草少的矛盾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困难。近几年,该镇主动求变,把“粮改饲”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草畜配套新型种养关系的重要措施,探索出了一条“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用、农牧结合”的新路子,有效缓解了草畜矛盾突出的问题,群众种养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养牛增收  致富路宽

  □本报记者  薛来

  “种了小半辈子地,最后却成了‘牛管家’。”正在投放饲料的李关成哈哈大笑。

  38岁的李关成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永星村五社村民,从小跟着父母种地,年均收入十几万元。随着种植技术越来越先进,他的空闲时间逐渐多了,于是2017年他买了5头牛搞起了养殖。4年的时间,他的牛就发展到了300多头,收入比种地翻了好几番,最终成了“半路出家”的养牛专业户。

  为了养好牛,李关成没少花心思,硬是靠着吃苦耐劳和钻研精神摸索出了一条路子。

  “这种牛容易适应本地气候和环境,且经济效益高。现在,用自己的土地、租别人的土地种牧草,加工青贮饲料,不管冬夏,起早贪黑地喂牛……”李关成说。4年来,他把所有的耐心都用上了。李关成总结说,养牛不能怕苦怕累,否则根本挣不了钱。

  如今,李关成的养殖场总投入120多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成库房、牛圈等基础设施。

  “再过三四个月就能出栏了,预计收入120多万元。”李关成眉开眼笑。

  按照市场行情,1头牛有4000多元利润,养牛让李关成成为当地的“牛人”。因收入可观,他还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养牛队伍中。

  【记者手记】

  最近几年,养牛成为了热门话题,很多人因为养牛而发家致富,养牛模式也从粗放式放牧进入到现在的圈舍精细化养殖,这样不但增加了肉牛效益,而且对草场植被的恢复大有裨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深深植入农牧民的心中。

  但是,致富不是一蹴而就的,养牛更不是急功近利的事,必须要经过时间的积累,毕竟牛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周期都很长。要想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就需要付出很多辛苦,每天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工作,喂牛、饮水、打扫牛圈,看似工作简单,却需要持之以恒。所以,致富的李关成有个心愿:希望全村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部加入养牛行列,进一步增收致富。

  政策加持  支撑有力

  □本报记者  薛来

  说到牛肉,没有人不知道通辽牛肉,通辽市科左后旗更是被誉为“黄牛之乡”。从1953年开始,通辽市就以科尔沁牛新品种为基础改良黄牛,加速核心群选育进度,已育成品质优良的中国西门塔尔牛。

  “以前放养是靠天吃饭,现在搞规模化科学养殖,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白兴吐嘎查,养着400多头黄牛的牧民红石明白了这样一个理儿。“政府联系银行为养牛户提供贴息贷款,我今年贷了50万元,1年利息才2万多元。村委会还给我们提供了专门的养牛场,去年纯收入300多万元。”红石说。

  2020年,通辽市出台了《金融支持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通辽市活体牲畜抵押贷款指引的通知》《金融支持农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全市牛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牛产业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截至目前,牛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已陆续为全市养牛户发放贴息贷款8000多万元。

  通辽市建设了国家级重点种畜场3个,国家级种公牛站1个。此外,通辽市率先建立了肉牛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覆盖了整个肉牛产业;建成7个肉牛交易市场,开创了“互联网+肉牛”产业新模式,年交易活牛达200万头以上,交易额150亿元;全市为肉牛产业在改良、繁育、饲养、饲草料、防疫、兽医、加工等各个方面提供服务的技术人员达3万多人。这一系列的配套动作,助力通辽市肉牛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记者手记】

  如今,像红石一样践行养殖新理念的“牛人”并不少见。同村的图力格尔养着250头黄牛,去年纯收入100多万元。致富了的红石、图力格尔并没有“忘本”,他们带动了全嘎查178户536人养牛致富。

  随着钱包越来越鼓,加上国家的补贴政策,科尔沁这片沃土上的农牧民们算好了生态账,走出一条“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养殖模式,实现了草原植被恢复和黄牛产业协调发展,黄牛成了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香饽饽”。

  金字招牌  越擦越亮

  □本报记者  阿妮尔

  8月30日,在位于兴安盟突泉县的内蒙古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牛羊冷链加工中心,刚屠宰好的8头牛悬挂在车间顶部,流水线上的员工们手拿工具,正在去除多余油脂及污物,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满负荷生产后,每年可分割牛肉3200万公斤,牛副产品600万公斤,可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加工中心副经理张博告诉记者,特色农牧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化、品牌化。目前,该企业的牛存栏量达到了1.6万头,为屠宰产业发展提供了后续保障。绿丰泉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不断延伸肉牛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1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为打造肉牛品牌,绿丰泉不断创新加工工艺,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知名度,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绿丰泉,是全区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牛肉品牌建设的缩影。

  多年来,我区全力推进品牌建设,品牌效应正在初步显现。记者从内蒙古品牌建设促进会了解到,在第八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暨优良品种推广会上,“兴安盟牛肉”入选“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目录”区级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品牌建设,锡林郭勒盟取得了“锡林郭勒牛、锡林郭勒牛肉、锡林郭勒草原牛肉”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鄂尔多斯市处于黄金畜牧带,牛肉品质一直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市在肉牛产业发展上做文章,全力打造鄂尔多斯肉牛品牌……

  让更多优质牛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内蒙古的“牛”品牌响起来。

  【记者手记】

  品牌兴农兴牧,品牌强农强牧。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培育出科尔沁牛肉、呼伦贝尔三河牛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接下来,我区将如何确保牛肉产品产得出、销得好?积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是关键。品牌打造,离不开政府的推进和监管,企业的创建和培育。依托自治区丰富的畜牧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政府、企业合力打造一批又一批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牛肉品牌,正当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云上103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刊
   第07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观察·锡林郭勒
牛业兴旺福润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