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曙光村的新生活

新曙光村村民在爱心超市用积分兑换商品。本报记者 安寅东 摄
  □见习记者  郝佳丽  

  本报记者  章奎  安寅东  吕学先

  刘向平

  “大爷,您这是去哪儿呀?”

  “回家。”

  随着一句悠闲自得的回答,72岁的张德英老人抬腿跨上了新买不久的电动三轮车。

  吹着凉爽的秋风,骑行在平整的水泥路上,老人好不惬意。

  秋日里,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新曙光村的一切都显得刚刚好。仰望,湛蓝的天空飘着棉花般的白云;远眺,斑斓的大山点缀着珍珠般的羊群。

  鸟语花香,瓜果飘香。新曙光村这个曾经的市级贫困村如今变了模样。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攒点鸡蛋出去卖,走到半路就稀烂。”这句当地人总结的顺口溜形象地表述出新曙光村的过去。

  新曙光村到五当召镇只有8公里,短短8公里,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屏蔽”着村民的幸福。

  村里如此状况,在外闯荡多年的村民温宽看在眼里、堵在心里。2015年,他回到村里挑起了村支书和村主任的担子。

  “要想富,先修路。”温宽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村里通过党员、村民、外出务工人员等筹集资金,打通制约发展通道,并陆续成立包头市勤农环卫公司,流转1000多亩土地,引进生猪养殖项目,建起肉羊养殖基地,承揽境内光伏发电项目的后期维护业务,购置大型农机具赚取租赁费……

  路修通后,在温宽的带领下,新曙光村一个个村集体项目做得风生水起,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5万元,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万元,成为石拐区集体经济收入最多的行政村,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温宽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正在筹建一个大型玉米烘干厂,建成后不仅能解决村里玉米仓储和烘干问题,还能给其他村烘干玉米挣钱,将来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还有我们的‘无人机’,给庄稼喷洒农药一年也赚不少呢。”

  “家底儿”厚实了,“家人”最受益。村里有孩子考上大学的家庭,村委会给予奖励;对于子女每年孝敬65岁以上老人一万元现金的家庭,村委会奖励老人1000元。今年,村委会还要为全村人按年龄分批次解决医疗保险。

  天气渐渐转凉,温宽正琢磨着给村民安装电暖气:“现在煤炭价格涨了,不如用电暖气实惠,用电暖气省钱省事儿又干净”。

  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新曙光村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村里添置了健身器材,成立了秧歌队和广场舞队,下一步还将打造一个大型文化活动室,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如今的新曙光村,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谁家有困难,村委会责无旁贷;村委会有需要,村民们更是积极出力。不过,村委会不会让村民白白辛苦,只要村民付出了,村委会都会给村民积分,村民可以用积分到村党支部爱心超市兑换自己喜欢的商品。最近,村民李二女就用110个积分兑换了一个心仪的电饭煲。“我的积分都是扭秧歌得的,没想到扭秧歌还能得积分换东西,这还得感谢村委会呀!”她高兴地说。

  接下来,新曙光村将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继续做大做强村集体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让村民增收致富。

  石拐区五当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文强表示:“新曙光村集体产业发展是全镇的典型,我们鼓励其他村学习借鉴经验做法。只要是实实在在做的集体项目,镇里都会全力支持,争取做一个项目成一个项目,真正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地方盟市
我区本级公共财政资金补助4.29亿元惠及近61万残疾人
习近平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六届峰会作视频致辞
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切实保障节日食品安全和市场供应
财政金融纾困:内蒙古重大项目落地有声
我区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10年间12盟市常住人口“六增六减”
新曙光村的新生活
一轮明月照家国
我区着力解决部分极寒地区群众供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