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牛尊。
年代:西周早期。
质地:青铜。
规格:高24厘米,长38厘米,腹深10.7厘米,重7.1千克。
特点:国家一级文物,巧妙地利用了牛的各个部位实现酒器的实用功能,全身纹饰极具抽象和艺术意义。
渊源:月分阴阳,秋色过半。秋分时节,民间有挨家挨户“送秋牛”习俗,意为庆丰收谢耕牛。所谓“送秋牛”,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并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
北宋文学家、诗人,孔子后裔孔平仲(1044——1111)在《禾熟》中描写秋收打谷场上繁忙景象不忘老牛辛勤耕耘的劳苦——“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牛尊是模仿牛形铸造的酒器之一。虽然鸟、兽等仿生题材的青铜器在西周中期较为常见,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这件牛尊却与众不同。其整体造型在不失生物形态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了牛的各个部位实现了酒器的实用功能。牛嘴为倒酒处,腹用来盛酒,牛尾作把手,四足还可以加热,有温酒的作用,既实用又美观,可谓技艺高超。
牛具灵性,在古代,担负通天地神兽的重要角色,主要用于祭祀,所以这件牛尊设计得也很有特点。牛头前伸,嘴微微张开,舌头伸出作“哞”状,面额下凹,双眼圆睁,两耳外展,头顶有一对向后弯曲的菱状扁角,附有天兽特性。牛背部微微下凹,上设方口用来添酒,并配一瓦状盖面。盖面上立一虎,与牛背以子母口相扣合,可随意开启而不脱落。牛腹丰肥,四肢粗壮有力,尽显富态,牛臀后部是下垂的短尾。
牛尊最大的亮点还是表面的纹饰。牛眼两侧各饰一小虎纹,卷云纹角,通体饰有鳞状纹。牛下颌两侧各饰有鱼纹,双耳下饰小鸟纹。牛颈上部饰饕餮纹,腹部两侧饰虎纹,虎头向下,对着前蹄。在牛尾的左右两侧,各有一s型的直立夔纹。与牛身扣合的盖钮顶部饰菱形纹,牛足的两端饰有饕餮纹。整个纹饰构图巧妙,华美流畅,庄重大气,与商末周初青铜器上神秘怪诞的装饰风格截然不同,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和容易理解的亲切感,还让憨态可掬的牛显得雍容华贵。
点评:牛尊在酒器中极其少见,该牛尊能将酒文化与礼仪文化、农耕文化相结合,集铸造、设计、雕刻艺术于一身,粗朴中见精湛,融智慧于美貌。
藏所: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