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重大生态工程三级联动 围绕生态安全屏障协商献策

特古斯 摄
  11月10日,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十七次常委会议召开,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生态工程情况”开展监督式协商议政。会议期间,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部分盟市旗县政协围绕议题开展专题协商,积极建言献策。现将大会发言摘登,以飨读者。

  科学制定规划 强化科技支撑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盟内蒙古区委生态委员会主任、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 梁存柱

  全区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等工程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生产效益低,后期管护难,水资源缺口大等问题。为此建议,一要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有关规划,争取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的政策支持。科学制定重大生态工程项目规划,研究出台退耕还林还草配套优惠政策,保障退耕农户的根本利益。增设绿色“一带一路”生态工程、黄河流域保护生态廊道工程、北方风沙源生态防治工程。二要加强重点生态工程的科学管理,强化生态工程建设的科技支撑。加强苗木、种子检验检疫工作,提倡使用乡土树种草种和良种壮苗。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大数据、卫星遥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善林草智慧化管理体系。健全专业技术团队,健全各类生态标准体系,尽快使用数字化评估。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区新造林地的后期管护及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措施,将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纳入地方党政领导责任目标考核。三要建设荒漠区生态与能源主力基地,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强森林、草原、湿地、盐碱地、农业用地的储碳能力,率先建立碳汇交易区域市场,推动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加强顶层设计 推动产业发展

  自治区政协常委、民进内蒙古区委常委、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杜凤莲

  我区生态环境总体较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难度大,构建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屏障任重道远。为此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程建设政策机制。统筹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创新投入机制、完善用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对投资额小、施工难度低的生态项目取消招投标制,按照“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由项目户自行施工。争取国家投资,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建议提高生态工程补助标准,加大投资的转移支付力度,推进重点难点地区规模化造林等生态工程。强化管理管护,加强科技支撑与技能培训。将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纳入地方党政领导责任目标考核,将人工建设项目转变为管护、管理、补偿、补贴,促进生态自主修复。建立林草智慧化管理体系,加强对群众的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建议通盘考虑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问题,引进产品深加工企业。充分发挥生态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和精深加工业。通过政策扶持,发展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

  健全机制 强化保障 创新引领

  自治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内蒙古区委副主委、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闫伟

  一要高度重视,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制度化水平。开展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效益评估工作,科学管理重大生态工程。提升监测能力水平,推进调查监测成果数据共享应用。二要健全机制,完善政策配套。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制定出台草原补奖工作条例。加大林区、牧区管护路网、通讯设施及相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工程实施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特色小镇、林下经济等产业深度融合。三要强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将天保工程区所有林地纳入管护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支持通过绿色发展基金、地方政府债券、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合作等方式筹措资金。四要创新引领,强化科技支撑。构筑完善的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和“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管平台。综合运用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科学技术措施。五要专题研究,集中力量攻关。组织成立工作组,专题攻关研究呼伦湖水质治理问题。稳步增加呼伦湖蓄水量,建立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由短期水治理向长效化生态修复转变。深化跨境河流保护国际合作,争取更多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权益。

  完善机制 科学开展生态保护和治理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常委、农工党内蒙古区委主委 云治厚

  通过近10年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全区生态状况总体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但也存在工程实施和后期管护资金不足,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健全,水资源供给短缺,项目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建议,一要完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项目投资评估机制和投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地方政府探索社会多元投入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出台投资国土绿化的优惠政策措施,补充地方配套资金的不足。二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产业扶持政策,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内蒙古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延续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将碳汇政策和林草产业政策相结合,发展农业综合体、林下经济等,提供就业岗位为农牧民增收。三要因地制宜,科学开展生态保护和治理。争取国家在统筹研究黄河全流域水指标、调整“八七”分水方案时,对内蒙古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呼吁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启动建设。四要加大科技支撑,推动生态保护建设水平。推广雨水集聚等低碳节水技术,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聘请专家参与重大工程实施的技术咨询和科学决策。五要加强监督考核,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生态保护建设和工程管理体系。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相结合、可动态调整的绩效考核办法。

  激发生态保护与建设内生动力

  民建内蒙古区委专职副主委 康永恒

  10多年来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呈现逐年恢复态势,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生态屏障功能逐步显现。但也存在缺乏生态保护与建设整体规划,国家投资标准难以适应现阶段生态工程建设要求,后续管护和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防控压力增大,科技对生态修复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等问题。为此建议:一是保障重大生态工程高质量实施。编制系统完整的自治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推动重大生态工程落地落实。二是不断激发生态保护与建设内生动力。在工程项目类别中,增加退化林草修复、后续产业发展等项目。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开展各类投资试点工作。三是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最低生态代价”的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建立“饲草战略储备粮食化”制度,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提升以科技支撑引领推动生态保护建设的水平。聘请区内外生态保护建设工程领域的专家,探索并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模式。五是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局面的形成。适当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鼓励农牧民及其联合体自建自管,制定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政策措施,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体系和能力建设。

  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常委、民革内蒙古区委主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白清元

  针对目前项目资金缺口大,生态用水匮乏,项目用地落实难,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建议:一是完善规划,争取更多生态项目进入国家总体规划。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委,推动更多生态工程项目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解决好资金不足问题。二是统筹布局,解决好水资源短缺问题。科学统计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指标,沿黄盟市扩充当地与黄河连接的湿地、湖泊、水库等的储水能力,在有自流条件的位置增设黄河取水口,利用过境的凌汛水争取生态补水指标。三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新模式。建议因地制宜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现有林地保护,从过度利用和过度干预向自然修复转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市域范围内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封育计划,推动自然修复。调动企业、农牧民及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公益性生态治理,探索“购买式造林”、以奖代补治理方式,带动全社会参与。四是优化政策,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林业领域,放宽对中小型林业企业的金融政策,与林农开展多种合作方式,带动地方林业经济发展。深度挖掘特色品种的深加工价值,实现以产业发展反哺生态治理。

  构建长效机制 巩固建设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工商联主席 安润生

  民营经济积极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有效遏制了三大沙漠的漫延。下一步建议:一是强化制度保障,构建长效机制。根据实际提高生态脆弱地区国家生态补助标准,根据不同气候区的实际情况区别作出成林、成效评价标准。把退耕地纳入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范围,给予必要的补助,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退耕户发展特色林产业。二是加强工程建设,巩固建设成果。增加黄河生态取水指标,将《“乌贺原”生态屏障规划》列入国家规划。强化工程后期管护力度,建立专业养护队伍。加快实施小流域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进度和质量,及早推进十大孔兑项目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三是推进多元投入,强化资金保障。将生态保护与保护效果、生态补偿、国家转移支付力度相挂钩。出台“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解决征占地矛盾。加大生态工程后期管护资金投入力度和退耕还林工程补助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效。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包头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主席 杨利民

  包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得到了群众认可。但仍存在生态建设难、成果管护难、矿山治理难、效益提升难等问题。建议:一是“建”,就是抓好生态建设。延长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期、提高补助标准,及时将退耕后成活率达到70%以上的营造林木,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适度提高补偿标准。二是“管”,就是抓好林草管护。完善林业立法、执法、普法、监督体系,深化林业综合执法、“放管服”改革,健全采伐限额管理等制度。采取市场运作和专业队伍养护相结合的办法,提升管护成效。三是“治”,就是抓好矿山治理。分类制定矿山治理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矿山治理,让废弃的矿山披上绿装、矿坑周边成为文旅打卡地。四是“效”,就是提高综合效益。把加强生态建设与实现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碳达峰、碳中和”结合起来,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分类施策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阿拉善盟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卢利明

  阿拉善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规划建设了天然灌木林区、沙漠锁边治理区、黄河西岸治理区等中心城镇、园区、村屯、交通干线“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到显著提升。但仍存在林草生态建设补助标准低,现行国土绿化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部分评价指标不符合实际情况,生态建设缺水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建议:一是对封育、飞播造林、人工灌木造林和人工乔木造林等补助标准进行调整,按实际成本核算。增加重点工程中营林任务比重,解决后期抚育管护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建议根据不同气候区形成稳定植被群落结构的实际情况,区别列出成林、成效评价标准。三是争取每年分配阿拉善盟1亿立方米黄河生态取水指标开展生态治理。四是补齐贺兰山与狼山间100公里天然风沙缺口综合治理短板。实施“乌贺原”生态屏障工程,推进光伏治沙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快速提升“乌贺原”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水平。

  加强扶持 加大投入 强化人才建设

  赤峰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苏雅勒其其格

  赤峰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先后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下一步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随着重大生态工程进入攻坚期,各地区建设重点、现实情况均发生一定变化。建议各地区结合实际,选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可选取试点地区,鼓励农牧民以自建、投工投劳、联户合作等形式参与生态工程建设。二是加大重点区域投入。将国家实施的重点项目向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重点倾斜,加大基础设施、科研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配套投入,增强科学管护能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规避部门分割问题,优化相关职能、机构、编制配置,加强与教育部门、高校院所、涉林企业等方面的对接,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引进和培养更多专业型复合人才为基层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加强培训 促进林业生态休闲产业发展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政协党组书记 寇文鑫

  多伦县依托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恢复和改善。但仍存在农民人均占有草牧场面积小,获得的补助少,现行监测评估方式及手段落后,造林地块落实难,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公益林资源利用机制不完善,防火压力大等问题。建议提高补贴标准。划为特殊功能的禁牧区提高至每亩50元,禁牧区提高至每亩30元,草畜平衡区提高至每亩10元。建议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继续实施以基础设施和饲草料基地建设为主的各类补贴项目,为全境、全时段、全畜种禁牧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建议对合理范围内的造林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多形式、多层次技术培训,抓好林业、农业和旅游业结合,促进林业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以改善公益林林分质量、替换树种为目的的更新采伐和抚育采伐,增加林农收入。建议实行防火资金预算管理。改善森林防火人员工资待遇,配备和升级现代化装备。

  完善监管体制 强化资金管理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政协党组书记 达西扎木苏

  新巴尔虎右旗较好地实施了一批国家、自治区重大生态工程,草原生态持续向好,牧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仍存在生态工程建设体系尚不完善,生态工程实施成果监管难度大,补奖资金不能高效使用,群众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建议:一是建设种质资源库。尽快培育适合地域生态、气候、环境条件的乡土草种、树种,推动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二是完善监管体制。加强生态执法队伍配置和能力建设,加大对超载放牧、破坏植被等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效果。三是强化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补奖资金发放机制,着力引导牧民增强理财意识,将补奖资金用于生态保护建设和产业发展,不断巩固重大生态工程实施成效。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强自然生态国情宣传和生态保护法治教育,提高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的社会认可度,鼓励牧民加快向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保护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论道
   第06版:出彩
   第07版:专题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10版:读图
   第11版:公益广告
   第12版:通辽
聚焦重大生态工程三级联动 围绕生态安全屏障协商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