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方能凭鱼跃,天高方能任鸟飞。
今天的通辽,市场主体由2014年的不到10万户到如今的近26万户;
企业开办压缩至2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
政府投资项目实现全流程68个工作日内办结,社会投资项目实现全流程60个工作日内办结……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近年来,通辽市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紧紧围绕“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国内国际一流,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盲点、痛点,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形成了人人谋发展、人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打造腾飞新高地。
顶层设计见决心 高位推动促发展
通辽市站在事关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最大的硬资源、最大的软实力、最大的降成本来抓,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让客商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接待办事群众有多少?”“办事需要哪些流程?时限需要多久?”“办理业务要什么手续材料?审批需要多少个环节?”……为详细了解营商环境建设情况,通辽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就政务服务审批和服务质量、效率等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明确要求。
站在全局,高位推动。通辽市印发了《关于调整通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本次调整的通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制,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组长,10位市级领导担任副组长,4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优化行政服务环境组、优化司法环境组、优化社会诚信环境组、宣传组、执纪监督组,形成“一办五组”工作格局,组长(主任)均由市委常委担任,并设有专职联络员,专责专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优化营商环境顶层设计,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通辽市2020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通辽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的任务分工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
从2019年到2020年,通辽市连续两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市委、市政府将2019年确定为“营商环境优化年”,由市政务服务局牵头,从2019年6月初至9月底,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重点围绕《内蒙古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的8项重点指标开展了12个专项行动,使企业开办等12项营商环境指标实现了既定目标并显著优化。在2019年自治区政府组织的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中,该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从2018年全区倒数第三位升至2019年全区第五位。
从2020年3月1日至6月10日,重点围绕旗县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水电气暖报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商环境满意度和涉企规范性文件清理5项指标,在全市开展了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5个专项行动。通过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逐级落实、跟踪督查推进,新一轮百日攻坚行动各项量化指标完成了既定目标、非量化指标明显优化。其中,旗县级工程建设项目已实现开工前审批30个工作日、全流程70个工作日以内办结。该市2019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全国261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由最低点的260位提高到目前的112位,位列自治区第一名。
今年,通辽市制定了《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为着力点,以搭建平台为保障,聚焦重点、巩固成绩、补齐短板,用3年时间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全力打造“时限最短、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将通辽市建成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福地,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促改革增添源动力 优服务便民贴民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的源头活水就是改革创新,优化服务。
通辽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解放思想,抓改革,优服务,深化简政放权,不断创新工作举措,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扩大,使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辽市全面推行“综合一窗”改革,通过调整大厅功能布局、整合服务事项、组建专业队伍等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综合一窗”受理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入驻“综合一窗”事项5391个,累计办理7211件。
自2018年起,按照国务院、自治区政府的相关要求,通辽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此为杠杆,通过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和营商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深化全市“放管服”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审批效率的实际行动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入厅窗口按职能重新整合,设立了投资项目审批、市场准入、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事项4个综合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快递免费送达”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变“多头受理”为“一窗受理”,变跑多个部门窗口为跑一个部门窗口,使群众只需进政务服务中心“一个门”,到综合窗口“一个窗”,“跑一次”办成事。截至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受理“最多跑一次”事项14万件,免费快递送达办理结果4500余件。
为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审批服务业务,市政务服务中心会同入厅各部门单位,深入梳理入厅审批服务事项,先后于2018年5月、10月和12月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共计48个部门单位的3批586项市本级“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占入厅审批服务事项的95.8%。同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压减申报材料。经与各行政审批部门对接沟通,入厅审批服务事项的承诺时限由原来的14705个工作日减少到现在的5294个工作日,减少了9411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压缩了64%。41个高频事项减少申报材料52份,减幅达20%;取消了20个部门单位89个权力事项涉及的证明材料195个;制定了容缺受理清单,共有9个部门19个事项实行容缺受理。从2018年7月起,市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取消了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申请材料复印件,凡要求办事群众提交的申请材料复印件均由入厅部门窗口自行复印。据统计,入厅窗口共取消申报材料复印件1849个。
云平台提升服务 破壁垒建智慧通辽
“很快,花了不到一小时就办完了。”刚刚在窗口办理完工商备案登记的内蒙古蒙药公司副总经理王春志,对通辽市智慧政务云平台的高效率和便捷性赞不绝口。他说:“无论注册登记,还是变更备案,都比原来高效便捷多了,过去这些业务都是手工操作,程序复杂,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办完,这个平台确实好!”
2019年以来,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并于同年6月3日上线运行,对市本级面向群众和企业的所有线上线下服务事项,实现了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逐步做到了一网受理、一网通办、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找部门”到“找政府”的转变,解决了系统、部门之间的“关门”办事状态和“数据壁垒”“材料壁垒”。目前,已整合市直39个部门605项审批服务事项接入电子政务系统。各类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6%,形成了与国家、自治区对接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统一的政务信息数据资源中心形成。平台与自治区“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好差评、统一项目管理、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电子印章、统一支付系统、统一搜索服务、统一咨询投诉”等统建平台实现了数据对接。同时,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了企业基本信息、社保信息、医保信息、房产不动产信息等12项信息数据的共享应用,形成了统一的政务信息数据资源中心,为全市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政务服务中心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了“两微一端”移动办事终端,并按照自治区要求,将原“通快办”移动终端APP,对接到全区“蒙速办”APP办事终端。目前,42项特色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了手机客户端查询、缴费。另外,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库为支撑,开辟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了办事查询、纳税办理、发票代开、发票领取、水费缴纳、供热费缴纳等服务事项的自助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