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高校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过程中,应以“五个认同”教育为目标取向,聚焦主渠道建设、协同育人、智慧思政、队伍建设四个维度,实现课程思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突出主渠道建设,挖掘“五个认同”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深度。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平台,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着眼于课堂体系的建构,整合搭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高度统一的课程平台,夯实课堂教育主阵地,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课堂体系包括课程思政目标确立、课程思政元素提炼、课程思政内容展现三个方面。首先,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是切实增强“五个认同”,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定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提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选择思政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最后,课程思政内容展现要契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情感诉求与话语方式,积极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沉浸式、活动式、参与性、体验性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过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教与学的多元互动中引发情感共鸣,提高“五个认同”教育的育人效果。
推进协同育人,强化“五个认同”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组织管理、课程体系、教育平台三个层面协同一致。一是做好组织协同。切实考虑学科特点、课程类型的区别,完善课程思政分类推进机制。在职称评聘、考核奖励表彰等各项政策中支持课程思政建设,营造有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氛围。制定课程思政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有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由“软指标”向“硬约束”转变。二是做好课程协同。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体系,形成协同效应。密切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建共享课程思政资源,形成有影响力的系列精品课程。三是做好平台协同。贯通课内课外平台,拓展第二课堂,推动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借助信息化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线上课程资源,与线下课堂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同社会力量紧密配合,积极开拓校外育人资源,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地调研,从中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创新智慧思政,拓展“五个认同”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广度。在互联网时代,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对课程思政教育进行创新优化,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价值观塑造引领方面的作用,搭建动态多维育人体系。一是“精准化”研制教学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分析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精神文化需求,提供精炼、精细、精彩的课程思政素材。二是加强课程资源的“云供给”,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不断拓展“五个认同”教育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三是用好“虚拟化”教学实践,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生成充分融入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虚拟实践场景,使学生在沉浸式的场景体验中、在参与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五个认同”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高度。建设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关键要素和基础保障。增强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一是要提升政治素养。通过相关培训夯实专业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培训,使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二是要强化教学能力。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各项举措,开展不同学校、院系、专业的课程思政的交流研讨,鼓励资源共享;组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研习团队,发挥团队协作力量,发掘相关专业蕴含的思政资源。三是要激发教育活力。搭建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平台,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科研活动,支持专业教师参与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学术研讨交流,开展课程思政科研成果评优奖励。支持不同学科教师围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政”开展专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育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