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论】

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产”文章

  ◎余志勇

  乡村要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是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作出重要部署,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关键要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让本地“土特产”更好服务城乡、致富农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副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特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下生产的农副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土特产,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产”文章,是推进农村牧区特色产业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掌握产业话语权、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有力保障。

  何谓“土特产”,简单而言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农特产品或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产品。近年来,虽然农业品牌数量快速增长,品牌效益显著提升,但多而不精、大而不强仍是发展瓶颈。这就需要我们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加快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特色产业从“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从而更好地掘得源头活水。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品牌赋能可以更好促进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优化市场供给,提升农副产品价值。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广大消费者更加看品牌、重质量、求个性,适应消费需求转型、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需要“土特产”突出特色、打出品牌。要通过“特”字赋予农特产品更多的文化底蕴、发展和沿革的见证,找到激发其自身品牌的新动力,让品牌不断孕育生长,增强社会和群众的认同度,为三农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产品生产是基础,市场流通是枢纽。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消费需求变化,充分挖掘具有地方历史、地理和文化特色的品牌价值,引领推动农副产品由规模化生产向优质、专用、特色生产经营转变,不断延长“链”接获取有效“新亮点”,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和竞争力。

  “三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乡村产业的层次和质量,方能让“土特产”的金字招牌不断换来真效益,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高质量发展的好“丰”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云上103
   第07版:赤峰
   第08版:乡村振兴
跑起来,鼓足干劲大抓招商
胸有格局立天地
举报监督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体育培训要扩容更要提质
勇于锻造斗争风骨
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