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源节流 让每一滴水都“活”起来

——“内蒙古资源节约集约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胡芳  霍晓庆  张慧玲

  随着泄水闸开闸,滚滚水流冲刷着干涸的河床,奔涌向前。

  2022年8月19日,西辽河干流通辽市总办窝堡枢纽迎来了2002年以来首次过水。西辽河干流全线有水的目标再向前迈进一步。如今,过水带来的生态复苏效果逐步显现。

  西辽河地处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区,实现其从河道断流到通水,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到地下水位回升、还水于河,内蒙古努力了3年。

  全区12个盟市中,有10个盟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800立方米左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水资源匮乏困扰、制约着内蒙古的发展。

  如何突破水资源制约瓶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内蒙古遵循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大决策部署,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向节约用水要空间,向集约用水要发展,全力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节流——最严管理,从源头减少水资源浪费

  二月春风来,冰面逐渐消融,三五成群的水鸟光临嬉戏,不久前新晋“国家级”的商都察汗淖尔湿地公园,生机勃发。

  察汗淖尔湿地位于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交界处,距离北京直线距离240公里。近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等原因,流域内地下水位下降,生态恶化,威胁着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

  内蒙古坚决扛起察汗淖尔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主体责任,聚焦地下水超采治理,对流域内高耗水企业实行限批政策,严禁扩建项目增加取用地下水,同时大力推广旱作雨养和高效节水农业,流域内水浇地、机电井和喷灌圈全部实现应退尽退、应封尽封、应拆尽拆。如今,察汗淖尔流域地下水位连续回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遗鸥、草原雕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首次出现。

  窥一斑,知全豹。内蒙古量水而行,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

  水资源不能想用多少就用多少——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将国家下达我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到行业取用水基本用户,将地下水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细化分解到全区371个水文地质单元,为流域和区域发展用水设定水资源“上限”。

  水资源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对水资源超载区取水许可实行限审限批,对未达到国家和自治区先进用水定额标准的新建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取水。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限制高耗水行业发展,将与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的项目拒之门外,从顶层设计和源头上严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关。

  不符合用水要求的一律严加处理——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强化节水监督考核,严格节水评价管理并建立台账,对节水评价不通过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在全区范围深入开展工业、公共供水、农业等取用水户闲置水指标,违法违规取用水和取用水监测计量设施不规范等取用水管理的三个大起底,推动落实阶梯水价制度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推动取用水秩序根本好转。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源头解决好用水无量、用水无序的问题,让有限的水资源用在刀刃上。

  开源——精打细算,挖掘每一滴水的潜力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只是严格地“节”,更在于高效地“用”,不只是政策理念上的约束,更是一场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水、肥在可控管道相融后,通过滴灌头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既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养分,又达到节水、控肥、控药的目的。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备节水又高效,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过去靠着黄河不发愁,大水漫灌,水去盐留,土地变得白花花,盐碱化严重,500多立方米水只能换500斤粮。水肥一体化灌溉装备使用后,可节水50%、省工50%,化肥、农药各节约30%,实现增产15%。”杭锦后旗蛮会镇民生村党支部书记耿军说。

  内蒙古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业用水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节水潜力巨大。全区以推进农业高效节水为契机,加大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干旱缺水和水资源超载地区推行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以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2022年,全区高效节水农业节水28亿立方米左右。农业节水增效,不仅使大水漫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得到解决,也倒逼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

  在工业领域,节约优先、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早已成为共识和行动。2022年,全区推进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在重点用水行业重点推进节水技术改造项目56个,节水量2900万吨。全年创建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17家,节水标杆企业9家,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把水省下来,还要让水活起来。在更广泛的空间和领域,一场再生水循环利用的革命早已兴起,节水管理模式正在不断被探索创新。

  在呼和浩特市,城市污水经过处理成为再生水,水质达到优于一级A标准,广泛用于城市供热、景观河道、园林绿化、工业企业、青城驿站等方面,为这座城市“解渴”。

  在乌海市,6座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应收尽收,正形成“集中收集、分散供水”的再生水收集利用系统。目前,全市再生水利用量占比达到用水总量的10%,地下水超采及黄河水超载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鄂尔多斯市积极探索合同节水管理工作,为存在节水需求单位和节水服务企业牵线搭桥,推动全市各行业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持续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

  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2022年,全区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8.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3%,以较低的水资源消耗稳增长,不仅意味着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再上新台阶,也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发展。

  治水之路,久久为功。实现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不仅需要相关行业部门努力,更需要全体公民树立节水理念、转变用水方式。全区各地积极引导,节约用水越来越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一个更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加速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蒙商丝路行”迪拜站交易额已达3.8亿元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3年第二次集体学习
自治区政府与航天科工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自治区政府党组理论 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今年内蒙古计划筹建 1.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创享包头”让创业者不等“贷”
全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严守开学季校园食品安全
打造黄金奶源基地
我区342名农牧民评上了职称
开源节流 让每一滴水都“活”起来
辽上京皇城遗址发现大型建筑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