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在乌海市爱心协会基地,上万斤大葱、萝卜整齐摆放,多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前来购买大葱、萝卜的爱心人士络绎不绝。这是乌海市爱心协会组织的爱心助农活动。
“我家种了8亩大葱,由于疫情等因素导致销售不畅,成熟的大葱处于滞销状态,再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了。”海勃湾区菜农魏先生心急如焚。乌海市爱心协会从海勃湾区妇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助农销售。4个多小时,1800斤大葱、1500斤萝卜销售一空,菜农们连日来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每次志愿服务后,看到受助人露出笑容,我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这是乌海市爱心协会会长乔高磊的心声。
2013年4月,在乔高磊的发起和组织下,乌海市爱心协会正式成立。几年来,作为一个民间的自发组织,志愿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志愿者人数也从成立之初的5人发展到目前的3000多人。
协会发展壮大了,制约发展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没有办公场所、没有活动资金、没有规章制度,更没有管理经验。乔高磊发现,在壮大志愿者队伍的同时,需要引进科学的公益理念和成熟的团队管理经验,来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
于是,乔高磊选择去先进的地方寻求经验。在深圳,科学的公益救助理念为他打开一扇全新的理念之窗。通过学习,他知道要想让更多的人理解公益并参与其中帮助他人,必须走专业化之路。
现如今,乌海市爱心协会不仅有了办公场所,还成立了理事会、设立了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协会逐步建起了社情民意收集、服务群众、帮扶保障等各项工作机制,将志愿服务细化为爱心助学、大病救助、敬老爱老、义务支教等16项内容,以项目化的形式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活动。而且,在党员的带动下,协会在组织活动方面也更加踊跃。
“要想把公益志愿服务做下去,并且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仅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把党建工作融入协会运行和发展全过程,用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水准的持续提升,把志愿服务活动做成公益项目,规范化、常态化。这样,志愿服务事业才能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在乔高磊看来,这样的志愿服务不仅传递了爱心,更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