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文艺力量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
“喜迎二十大,梨园花盛开”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
春暖草原百花开——内蒙古文学艺术界2023迎春联谊会。
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 “自然写作试验田”揭牌。 呼斯楞和李德戈景走遍内蒙古千村百场巡演乌审旗专场。
  开局之年,开春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连日来,内蒙古文艺界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全面学习掌握,随着认识上不断深化,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蓬勃发展;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以文艺之力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以文化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前进之路。

  内蒙古文艺界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安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把中国式现代化各项要求贯穿到文艺文联工作全过程。全区各级文联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不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创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和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内蒙古文艺力量。

  培根铸魂

  夯实现代化建设思想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文艺也必须满足规模巨大人口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更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多年来,内蒙古文艺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满足最广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努力让文艺融入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内蒙古文艺界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实施思想引领“培根铸魂”工程,培训文艺工作者2400余人;创作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小戏小品曲艺作品集,提供给乌兰牧骑排演;开展主题诗歌朗诵会、书法篆刻展、文学作品展、主题音乐会、原创歌曲展播、短视频展播以及多个文艺门类优秀主题作品网络展示18场次;紧紧围绕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要求,全面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轮训工作,实现自治区文艺家协会骨干会员培训全覆盖;举办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内蒙古民歌大会等一系列主题文艺活动,出版《“石榴籽”绘本丛书》,集中创作推出10个艺术类别的优秀主题文艺作品3600余件,努力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氛围。

  习习春风,催人奋进。内蒙古文艺界将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进内蒙古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广泛开展研究式、讨论式、体验式学习;不断完善内蒙古文艺界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各类培训研修计划和课程安排;组织好重点作家、艺术家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等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开展好主题教育,推动内蒙古文艺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覆盖;重点组织好内蒙古民歌大会等活动,策划推出《“石榴籽”绘本丛书》第二辑,聚焦“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更多具有中华传统文艺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的优秀文艺作品。

  服务大局

  凝聚共同富裕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文艺工作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不可或缺。内蒙古文艺界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文艺内容与形式,努力适应文艺事业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文艺引领风尚、凝心聚力,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内蒙古文艺界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显著的重大文艺活动:创造性开展“菜单式点单”“个性化定制”等一系列文艺创作、文艺宣传、文艺惠民工作,将百姓所想所盼转化为文艺作品和文艺实践;遴选更符合当代审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广泛宣传推介,以高品质的文艺成果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推动现代化科技手段赋能文艺生产传播接受全过程,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创作推出优秀主题文艺作品30000余件,联合新媒体平台推出“云上舞台——内蒙古优秀节目展播”和内蒙古艺术名家直播等活动,累计曝光量2000余万次,在关键时期起到了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积极作用。

  关键时刻,彰显担当。内蒙古文艺界将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1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组织好“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内蒙古原创歌曲征集展演等文艺活动,深度参与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系列活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树立起来的要求,重点组织举办内蒙古主题城市雕塑创作、内蒙古主题美术作品展等;进一步推动国家级重大文艺活动落地内蒙古,实施“文润北疆”中国作协帮扶合作计划,承办东北文学发展联盟系列活动,开展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民歌)评选、第六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等;大力实施内蒙古文艺人才培养扶持工程,密切与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全国各文艺家协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交流合作,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研修班,努力提升作家艺术家专业素养;扩大自治区知名文艺家影响力,助力文艺骨干人才、“文艺两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积极培育广泛的基层文艺人才和文艺爱好者,以文艺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让文艺引领幸福美好的生活。

  提质增量

  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提升。在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方面,内蒙古文艺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创作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不断推进文艺惠民工作,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

  内蒙古文艺界始终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优秀蒙古文翻译出版工程等重点创作工程,及时发布重点选题,找准创作坐标;通过组织实施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等项目,引导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主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开展创作;策划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作品网络展示,开设《民族文学》“亮丽内蒙古”文学翻译作品专栏等,推出中外流行音乐风向标,宣传推介优秀文艺作品近千件;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民歌”“黄河之歌”“小康印记”等作品征集以及内蒙古第七届室内乐大赛等活动,重点打造内蒙古新年舞蹈晚会、曲艺春晚、网络春晚、新春诗会和迎春联谊会等大型文艺演出,有力促进各文艺门类主题创作在数量、质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出内蒙古文艺创作基金项目文艺评论专项课题,针对重点文艺作品、重要作家艺术家、重大文艺现象,组织开展敕勒川文艺大讲堂以及各类研讨会、交流会50余场次;内蒙古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涌现出大量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2022年共有59部作品荣获全国全区各类文艺奖项。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内蒙古文艺界将通过大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聚焦重大现实题材、新时代发展题材、国家重大战略题材等,加大文艺创作策划指导扶持力度,持续推进内蒙古重点文学作品扶持工程和优秀蒙古文翻译出版工程;组织文艺家积极参与乌兰牧骑“学·创·演”活动,指导各级乌兰牧骑创排优秀作品,开展优秀影视剧本孵化工程,力争创作推出一大批文质兼美的精品力作;加大展览展演展示宣传推介力度,开展各类大型文艺演出,举办各艺术门类展览,有效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重点组织举办第三届敕勒川文艺论坛、敕勒川文艺大讲堂等活动,出版《2022年内蒙古文学艺术年度发展报告》,开展内蒙古红色主题美术创作研讨会等重点文艺作品、重要作家艺术家、重大文艺现象研讨会、座谈会、交流会;做好第十三届内蒙古“萨日纳”奖表彰工作,以及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选拔赛等;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在全区推广“我们的美好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深化“村歌嘹亮”“为人民而舞”“微笑的力量”“画画我们村的‘明星’”“书写我们的美好生活”“雅赋乡村”等9个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走进蔚蓝的故乡”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良好社会文明风尚。

  扎根基层

  讲好生态文明内蒙古故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艺也要引领大家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方面,内蒙古文艺界将架起生态文明与生态文艺的桥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充分展现内蒙古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壮美辽阔的自然风光,通过文艺的方式讲好内蒙古生态文明故事。

  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本质要求,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主题,拓展了新空间。内蒙古文艺界组织举办生态文学论坛、生态文明摄影展、自然写作营等活动,大力宣传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故事;以中国画为载体,集全国众多美术家之力,创作推出高2米、长200米的中国画主题长卷《万里绿色长城图》《万马奔腾图》,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的同时,充分展示了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把文艺创作重心向服务乡村振兴倾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主题文艺创作,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将目光视野和创作重心投向乡村振兴、农村牧区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投向农牧民群众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助力内蒙古乡村振兴建设。

  文化赋能,生机焕发。内蒙古文艺界将持续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常态化工作机制,重点做好京蒙、粤蒙等“到人民中去”联合创作采风活动,以及全区基层作协工作交流会等,组织动员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去,深入到全力推进落实“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工作一线中去,汲取创作营养,激发创作灵感,积累创作素材;举办书写亮丽内蒙古全国著名艺术家座谈会,围绕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交流沟通,确定创作主题,通过艺术形式将亮丽内蒙古生动呈现;举办全国知名艺术家“书写亮丽内蒙古、共筑中国梦”内蒙古采风活动,深入生产一线、农村牧区采集创作素材,将内蒙古绿色发展、产业兴旺、百姓幸福的生活场景和壮美辽阔的自然风光展现给全国人民,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内蒙古投资旅游;动员鼓励引导更多文艺工作者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增进人民感情,在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中,在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体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以艺通心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大国形象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在促进文化交流、塑造文化形象方面,内蒙古文艺界将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艺作品,通过文学艺术与全世界人民沟通心灵、增进情感、激发共鸣,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艺力量。

  近年来,内蒙古文艺界不断密切与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以及全国各文艺家协会的联系,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第三十四届中国华北摄影艺术展等重大文艺活动落地内蒙古,并与国家级院团和其他省市高水平院团、文联组织合作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内蒙古翻译家协会充分发挥翻译工作沟通联系情感、增进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2019年深度参与了“感知中国”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翻译出版《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西里尔文版)系列图书,在蒙古国举办了“中国图书阅览室”挂牌活动和“中国文学精品读书见面会及赠书活动”,承办中蒙翻译家座谈会,推动我区翻译家和翻译工作者与蒙古国翻译家的良性互动和有益交流;满洲里市文联多次举办中蒙俄三国书法美术交流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了中蒙俄三国在书画艺术方面的交流和跨国界的文化碰撞。

  今后,内蒙古文艺界将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基础上,在讲好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的前提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努力通过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积极推进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作用,深化对外文艺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特别是要进一步熟悉掌握现代化传播手段和方式,用好互联网等平台,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新时代新征程,内蒙古文艺界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踔厉奋发、阔步前行。(本版文图均由自治区文联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读图
   第06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出彩
内蒙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文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