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自然教育 共筑生态文明

  近年来,自然教育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自然教育实践在各地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全新业态。自然教育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以参与体验为主要方式,引导人们认知和欣赏自然、理解和认同自然、尊重并保护自然,最终达到实现人的自我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自然教育,多措并举,让人们对大青山有了更直观和全面的了解,让“保护”深入人心。

  3月5日,作为保护区自然教育基地之一的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内人头攒动,人们“零距离”地接触保护区内的动植物……“保护区自然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2021年初陆续挂牌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仁和职业培训学校3处共建自然教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康宏说。

  据了解,3处自然教育基地主要共建了蝴蝶标本墙、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展区及部分宣教设施,合作开发了动植物两个系列的生态教育课程,并在呼和浩特第二中学开展了生态课堂进校园——生态科普教育示范课等系列活动。

  除了自然教育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的宣教室展品丰富,有动植物标本、照片,以及自然脱落的麋鹿角等等,最大程度地展示了保护区植物、动物、土壤、种子标本及大青山四季美景,是宣传保护区的一个窗口。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确定在古路板管理站的劈柴沟布设一条自然教育小径,“计划2023年上半年完成,待项目完成后,保护区就拥有了能独立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基地,更好地推动绿水青山生态价值转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营管理处处长邹晓林如是说。

  “2020年和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连续开展两届‘我们的大青山’摄影、短视频、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共征集到5000多个作品。”康宏说。此外,管理局还制作了“野生动植物”“人与生物圈”两部专题片,加大了公众对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的关注度,也增强了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发更多人走进大青山,保护大青山。

  (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伟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全国两会特刊
   第07版:出彩
   第08版:阿拉善
中国发展的理性、韧性、确定性让世界吃了“定心丸”
外国领导人祝贺我新一届领导人
我国森林面积 达2.31亿公顷
种下一片绿——废弃矿坑变身“生态课堂”
国际社会欢迎沙伊复交 赞赏中方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北斗运行连续稳定可靠 加速推进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神十五航天员乘组计划6月返回 我国今年将全面开展登月阶段各项研制建设工作
推进自然教育 共筑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