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相比于笛子、唢呐、葫芦丝等吹奏乐器,它似乎很神秘,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而今,作为胡笳制作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徐德景、徐茂国父子俩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制,终于把胡笳带到了大众身边。
古老乐器 声声动人
胡笳,民间称潮尔、冒顿潮尔,是北方游牧民族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据史书典籍记载,秦汉时便有了最原始的胡笳,是将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锥管形状,首端压扁为簧片,簧、管混成一体的吹奏乐器。
在一些文献资料中,也有关于胡笳的记载,《太平御览》(卷五八一)载:“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东晋傅玄《笳赋·序》中则有:“葭叶为声”之句(“笳”字在汉代为“葭”字)。
汉末时期,蔡文姬写下的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就源于胡笳音色低沉,可细腻地表达流落塞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初的胡笳,不仅仅是游牧民族休闲娱乐时的工具,它还被赋予军事功能,在双方交战中鼓舞己方士兵士气。西汉时,胡笳演奏已广泛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清代达到鼎盛,常见于宫廷王府乐队。
造型不同,胡笳吹奏出的声音也不同。汉代的胡笳管身和簧分开、芦苇制、管上开有三孔,吹出的声音粗犷悠扬;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了木制管身、三孔、芦为簧的胡笳,声音粗犷低沉;唐代的胡笳多以羊骨或羊角为管、管身无孔且较短,称为哀笳;清代的胡笳,管身下部开有三个等距圆形的按音孔,形如细而长的喇叭。
现代胡笳,经过了历代演变,主要流行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区。
徐德景、徐茂国父子俩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研究,制作出的胡笳外形细长优美,音色柔和、圆润、深沉,听后令人心旷神怡。
家族传承 代代精进
作为非遗传承人,徐德景、徐茂国父子俩在呼和浩特市老牛儿童探索博物馆附近的青城驿站里进行胡笳制作技艺非遗传习,并教授弟子们学习胡笳制作和吹奏技艺。
徐家的祖上是山东人,缘何和游牧民族乐器胡笳发生了深厚的连接?
徐德景已故的父亲徐金斗是一位民间艺人,吹奏唢呐远近闻名,家中有不少吹奏类的乐器。徐德景今年76岁,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学习唢呐吹奏,后从部队转业后来到呼和浩特市安家,在铁路部门从事文艺工作。徐茂国今年47岁,受家庭熏陶,从小学习唢呐吹奏,擅长多种乐器吹奏技能。
徐德景说,从他记事起,就经常见父亲研究胡笳制作,制作出的胡笳分大、中、小不同尺寸,能演奏高、中、低音。“父亲一生挚爱胡笳,离世前,特意叮嘱我要排除万难,把这门技艺钻研下去。”徐德景说,2000年我退休以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胡笳制作技艺的研究中。
彼时,徐茂国在北京已经有了一份和音乐相关的事业,后在父亲徐德景的要求下回到了呼和浩特市,和父亲一起从事胡笳制作技艺研究。
“制作胡笳的原料是从国外进口的乌木,售价很贵,为了能延续胡笳制作的研究,我还卖了一套房。”徐德景说。
如今,经过20多年的摸索,徐德景、徐茂国父子俩的胡笳制作技艺已经很成熟。
原始的胡笳为三孔,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而徐德景、徐茂国父子俩制作的胡笳发音孔为8个,音域扩展为两个8度,使用场景更多,更适应如今的演奏需求。他们可以与现代音律紧密结合,制作出不同调式的独奏胡笳、合奏胡笳、乐队使用的胡笳等。
积极尝试 创新发展
成为非遗传承人后,通过媒体的报道,徐德景、徐茂国父子俩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很多人慕名而来请他们制作胡笳,甚至还有专业乐团与他们接洽,想要购买他们制作的胡笳。
记者采访时,徐茂国正在为一位专业院团的演奏员制作胡笳。同时,他还要为录制全新的胡笳演奏曲《嘎达梅林》作准备。
徐茂国认为,弘扬非遗文化,要先让人了解这种文化是什么。要先通过胡笳演奏一些大众熟悉的乐曲,从而让他们了解胡笳的音色,这样才有利于它的普及。目前,他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传了自己演奏的《胡笳十八拍》《诺恩吉雅》等胡笳曲目,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
此外,徐茂国积极参加进校园的非遗传承活动。“之前因为技术不成熟,在学校的活动主要以展示为主。接下来的进校园活动,我希望能更多地开展一些现场的演奏和教学,让孩子们对胡笳演奏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为胡笳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做好铺垫工作。”
“我和我的父亲前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终于让胡笳走入了大众视野,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实现我爷爷的心愿,延续这项古老的技艺。”徐茂国说,成为非遗传承人后,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传承成为了他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