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下午3点,外卖小哥何栋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经纬公寓的“暖新驿站”稍作休息。在这里,不少像他一样身穿工作服的外卖员和快递员进进出出,短暂“充电”后,又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我们骑手每天工作时间比较长,就怕手机没电接不到单。现在有了‘暖新驿站’,随时可以过来充电、歇脚,还能看书。”何栋高兴地说。“这个驿站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这里有微波炉,能吃上一口热饭,受伤了能简单处理伤口,遇到恶劣天气还能借雨具、临时歇脚,真的特别方便!”快递员陈伟附和道。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共有1500多名外卖员、快递小哥和货运物流等新就业群体,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为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他们随时会遇到“休息难、如厕难、充电难、吃饭难”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临河区充分整合各类场地资源,打造建设106个“暖新驿站”,构建起专属于新就业群体的“十分钟关心关爱服务圈”,为穿行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休息、饮水充电、小伤处理等服务。
暖心服务换来真心回馈。新就业群体越来越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前几天,外卖小哥王凯在送餐的路上,看到一枝被大风刮断的树枝架在电线上,他立刻联系了街道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排除了安全隐患。“平日里,我们享受着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关键时刻我们绝不掉链子!”王凯认真地说。
新就业群体不断丰盈的归属感与幸福感,背后是临河区组织部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的创新实践。当地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从推动组织覆盖入手,新建党组织10个、群团组织31个。“我们通过成立暖新党建联盟、为新就业群体筑起‘避风港’,打造一批服务阵地,开展一系列关爱行动,凝聚新就业群体力量,引导他们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合伙人’。”临河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副书记辛向丽介绍。
如今,新就业群体和临河区的“双向奔赴”,成为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临河区与新业态企业签订《我们的城市·共享的家园共驻共建协议书》,吸纳新就业群体担当“民情前哨”“移动探头”,组建“暖新志愿服务队”9支共710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基层治理,推动形成“社会服务新就业群体、新就业群体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共建成7个文明实践中心、75个文明实践所、792个文明实践站,许多快递员、外卖员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他们把志愿服务延伸到居民聚集区、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农村集市、草原书屋、景区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成为群众工作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