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完善检测 全程追溯

“土字号”凭实力出圈

  在3月31日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内蒙古有35个产品获得博览会金奖,来自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芽代营小米和亚麻籽油上榜。

  走进芽代营小米的生产企业雄丰农业,随手捧起一把金灿灿的小米,只见质地细腻干燥,圆润饱满。芽代营小米的种植基地处于兴和县南部北纬41.27度,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优质谷黍生长的黄金纬度。芽代营小米采用种养结合模式,用天然原生态肥料经过无害化处理还田,保证健康纯绿色,同时采用国内先进设备加工产品,精挑细选出每一粒小米。

  兴和县雄丰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位于兴和县店子镇。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设置农业种植区、标准化养殖区、标准化杂粮加工车间、电子商务营销中心4个功能部门,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订单农业、良种推广、产品销售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开创了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坚持绿色循环发展

  合作社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打造“种、养、加”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在种植业方面,合作社发挥杂粮杂豆种植技术优势,联合周边其他6家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大力发展红谷小米种植3000亩,生产作物秸秆112.5吨,加工处理后用作牲畜饲料,可节约养殖成本4.28万元。

  在养殖业方面,合作社养殖肉牛200头、驴100头,每年产生粪便2737吨、尿液328.5吨,粪污无害化处理后还田,显著增强了土壤肥力,亩均节约肥料成本82.1元。

  在加工业方面,合作社每年加工小米300吨、藜麦及杂粮200吨,远销北京、河北、山西等地,产生的麸皮等边角料20吨,粉碎再加工后用作牲畜饲料,可节约养殖成本5.2万元。

  坚持推进订单农业

  合作社兴办内蒙古雄丰生态农业公司,与周边6家合作社和4个村305户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股份合作、订单生产、服务协作、土地流转、提供就业等为利益联结纽带,于2022年底成功组建兴和县雄丰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

  2022年,联合体种植红谷小米3万亩、藜麦3万亩、杂粮杂豆2万亩,销售收入达到3566万元。联合体统一为合作社及农户免费提供良种,免费推广实用新技术;统一提供耕种、施肥、喷防等田间管理服务;建立最低保护价机制,以高于市场价0.1元/斤的价格收购产品。2022年,合作社带动农户883户,其中脱贫户125户,人均增收1352.8元。

  坚持抓加工育品牌

  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合作社引进国内先进工艺设备,建设2条预处理生产线、2条包装生产线,经过分级、色选、水雾抛光等13道工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米、藜麦的天然品质,并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和产品等级,生产出不同品类、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的产品。仅2022年春节期间,合作社生产销售礼盒产品达2万件。

  合作社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成功打造“芽代营”“乌兰兴宝”“五区”3个品牌。2023年,合作社还将继续打造“兴和南山”地标品牌,继续提升产品溢价水平。同时,合作社进一步健全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粮油产品追溯系统,实现责任主体、产品流向、监管监测等信息全程可追溯。

  坚持拓宽发展平台

  合作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有机绿色农产品直供全国的平台战略,目前,已完成淘宝芽代营绿色农产品专卖店、农行掌中宝等7个网络电商平台建设,建立兴和、集宁、大同、北京4处线下服务平台和实体店。2022年,实现线上销售收入299.64万元,线下销售收入1257.24万元。

  合作社还成功申报了自治区级兴和县雄丰星创天地,吸纳返乡农民工、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解决农村创新创业难和农村创业孵化基地数量不足的问题。星创天地创办以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7次,培训农牧民200余人,发挥了合作社在推进农村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告
2023年高考落幕:是终点,更是起点
“一带一路”电影周启幕 “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扩容至48国
我国加大产销对接促脱贫 地区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 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跟着总书记感悟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坚决听从号令 努力锻造卫国戍边钢铁长城
“土字号”凭实力出圈
孙鹏文:推动自治区机械学科发展
折占飞:在临床救治领域作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