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关注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和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内蒙古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这一重要指示,为内蒙古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牢记嘱托,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情怀持续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把民生政策落实到位,让惠民政策更可持续,在共享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要突出增收富民,着力促就业保收入。聚焦转型所需、聚焦重点群体,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着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加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嘎查村集体经济、农畜产品电商平台等建设,带动农牧民增收。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功能、资源共享,打通就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以高质量就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稳定增收。
要坚持服务利民,着力办好群众身边事。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义务教育“双减”、教育评价等改革,在学前教育、中小学改扩建、优质公办学位、特色校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基层中(蒙)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群众就医购药的便捷性、高效性、安全性。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应保尽保,持续提升保障标准和覆盖范围。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工作。坚持“房住不炒”,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社会救助、医疗救助、低保和困难家庭保障扶持措施,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为做好民生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与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相结合,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实干绘就“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新图景。
聚焦聚力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近年来,我们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快速发展,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下一步,我们将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进一步发挥保基本固底板作用,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强化扩围提质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加强主动宣传、主动发现、主动公开联动,提高社会救助精细化水平,为确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多作贡献。
聚焦聚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提档升级。我们狠抓《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养老服务清单落地落实,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目前,我区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已基本建成,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推动旗县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转型升级,完善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建好用好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夯实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让农村养老服务更加便利可及。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加快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拓展助餐、助医等上门服务,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水平,推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聚焦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生动实践中彰显民政优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持续开展“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困难群众关爱帮扶行动,深入实施城乡社区治理“2121”工程,深化专项社会事务改革,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高标准完成民生实事项目,切实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
厚植为民情怀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这一重要指示,充分体现和彰显了人民领袖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为边疆民族地区做好新时代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与百姓福祉休戚相关,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政治责任,厚植为民情怀,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化系统思维和有解思维,找准做好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美好生活期盼。
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就业扩容提质工程,深化促进就业“五大行动”,突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服务帮扶“131”举措,促进毕业生及早就业,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精准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兜底帮扶;面向企业全面推行中国特色新型学徒制,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促进就业供需精准对接,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强化劳动权益保障,让更多人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财富。
要把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社会保障改革提质工程,把促改革、抓扩面、强管理、保发放作为主要任务,落实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稳步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行工作,尽快出台工伤保险自治区级统收统支政策,持续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农牧民工等重点群体精准扩面,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基金资金管理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要把优化人社公共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人社政务服务创优提质工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开展“人社干部结对联系基层”“走基层送政策”“走流程优服务”“走企业访需求”等活动,加快转变服务理念和思维方式,主动适应群众需求,优化服务供给,打通服务群众、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人社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把制度完善起来,把责任落实下去,尽最大努力防范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重要指示,既是警醒鞭策、也是深切教诲,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织密织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责任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和保证,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通过提醒通报、挂牌督办、警示约谈、考核巡查、“一票否决”等措施,压紧压实党政领导责任。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厘清部分职能交叉和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把责任定得明明白白,消除监管空白和责任盲区,抓严抓实部门监管责任。要突出抓好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入企业开展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执法检查,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失信惩戒、公开曝光、行业禁入、事故查处等措施,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神经末梢”。
动真碰硬排查整治风险隐患。防控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是重中之重。要一条一条盯办、一条一条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我区53条配套措施,以及自治区制定出台的10个重点行业领域135条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硬措施。实实在在抓好大排查大整治,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采取“安全评估+执法+服务”、“四不两直”明察暗访、异地交叉执法、“互联网+执法”、“回头看”督导等方式,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质量,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夯实夯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要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全面加强科技手段运用,推进高危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着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推进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三年行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加快建成一批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矿山、危化应急救援基地,提升快速响应和高效救援水平。开展务实管用的宣传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鼓励人人争当安全“吹哨人”,提升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