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哺农抓示范 跑进致富新赛道
准格尔旗纳日松镇作为全市产煤大镇,在推进“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工作中走在了前列,在鄂尔多斯市委二产拉动一产工作专班的指导下,探索建立了“党委搭台、村村联合、公司运营、利益共享”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农民吸附在利益链上。一方面抓好绿色矿山建设,将治理后的复垦区土地重归农民;另一方面围绕劳保用品销售、农畜副产品销售、工程项目实施、环境卫生保洁等,对资源、资产、资金再整合、再利用,以企业经营模式实体化运行,实现了抱团取暖、抱团发展。
在纳日松镇党委的引领下,全镇19个村2个社区以入股形式合资重组了镇属国有公司准格尔旗聚合实业有限公司。纳日松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头深入辖区80家工矿企业开展“敲门行动”,积极寻求与伊泰、汇能、满世等驻地工矿企业合作,通过农畜产品订单销售和劳保用品定向提供、复垦土地盘活再利用、就近务工挣工资、资产租赁赚租金、科学分配保增收等途径,带动全镇共同迈向富裕之路。2022年,纳日松镇累计争取订单金额1.23亿元,增加农牧民就业近600人,聚合公司总营业额达4675.5万元。
“订单销售”强保障。全面摸清企业生产所需劳保用品及生活所需农畜产品底数,由聚合公司统筹,向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分派订单,270多户农户根据工矿企业需求发展种养殖业,规模养殖户年收入可增加约10万元,一般散养户年收入可增加约2万元。针对工矿企业对劳保用品需求量大的特点,聚合公司在山不拉村规划建设劳保防护用品加工厂,预计年产值可达30万元。“盘活资源”激动力。满世集团与瀚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的400MW光伏项目将4个煤矿的9789亩复垦土地再次盘活开发利用,年增收租金196万元。在伊泰纳林庙灾害治理项目复垦区规划建设100万千瓦矿区灾害治理风光农牧田园综合性能源基地项目,计划投资45亿元,其中光伏项目投资约39.5亿元,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农牧业养殖、绿色陆港项目共计投资约5.5亿元。“务工服务”稳就业。聚合公司给各工矿企业提供工程项目实施、物业清洁等服务时,优先吸收当地人口务工。目前,聚合公司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98人,按照人均工资每月3200多元计算,年增长近4万元。下一步,纳日松镇将在勿图门、勿图沟、敖劳不拉、红进塔村新建4个汽车综合服务区,建成后净利润可达4000多万元,带动500多人就业。“资产租赁”提效益。聚合公司成立初期,整合19个村产业发展资金,投资600万元,购买143个集装箱用于租赁,并与伊泰集团签订租赁合作协议,年租金154万元。健全“收益分配”新机制。聚合公司构建“145”收益分配机制,在持续发展壮大镇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同时,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公司每年盈利的10%作为救助脱贫户、低收入家庭和突发性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特殊困难家庭的兜底保障资金;40%向全镇19个村2个社区村集体经济成员分红;50%用于公司后续产业发展。据测算,2023年,全镇6300名常住农牧民预计人均可增收9600元。
从典型引路到全线开花,纳日松实践是鄂尔多斯市大力推动“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的生动缩影,为工业能源企业转型投资发展农牧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鄂尔多斯市26个试点苏木乡镇制定了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启动建设了“二产拉动一产”示范项目48个,完成投资2.2亿元,探索形成了多种有效的联农带农模式。
以工哺农强投资 激发产业新动能
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有一片迷人的绿色仙境,那就是蒙泰北牧田园生态基地。此时正是作物茁壮成长的时节,玉米抽穗,果香四溢,虫鸣鸟唱,牛羊成群,在一片生机盎然的农业图景背后,隐藏的是扎根本土的大型企业蒙泰集团。经过几年的发展,蒙泰集团依托鄂尔多斯市地理环境优势,运用熟练的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打造了以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为主线的多元互补、循环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以工哺农”工作开展以来,鄂尔多斯市委高度重视“链主”大企业在产业重塑中的关键作用,要求各地各部门党政负责人统一思想认识,邀请“企业大咖”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深入宣传“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的重要意义。在鄂尔多斯市委的鼓励引导下,伊泰、蒙泰、乌兰等大型能源企业纷纷跨界投资农牧产业,充分发挥“链主”大企业在产业重塑中的龙头作用。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能源型企业跨界投资500万元以上农牧项目25个,计划年内投资44亿元,占全市农牧重大项目投资的43%;已完成投资20亿元,占全市农牧重大项目投资的57%。能源型企业对增加一产投入、重塑产业结构、激发乡村活力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实践证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是推进一产重塑行动的关键一招,是助推农牧业现代化的正确之举。
以工哺农促就业 就近务工稳增收
“如今我也能在家门口挣工资了,每天完成清扫工作,还不耽误回家务农,靠自己的劳动致富,真好。”上海庙转移农牧民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开心地说。昔日的农牧民变成了“工薪族”,这些变化得益于上海庙镇投公司与驻地工矿企业签订的各项“以工哺农”项目。
2023年年初,上海庙镇以“镇搭台、村(社区)组建、公司运营”方式成立海禾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劳务运输、劳保用品、路边经济等生产加工业和三产服务业为主线,围绕净肉、净菜等农牧业基础产业,打造绒山羊养殖基地、肉牛产业联盟、蔬菜供应基地,促进嘎查村集体经济由“散兵游勇”式向“集团军”作战转变、由“产业单一”向“多元成链”升级,打破了“牧区只会放牧、农区只会种地、矿区只会拉煤”的发展模式。
通过“党建”引领发展,发挥基层堡垒战斗作用。鄂托克前旗按照“党支部+企业+集体经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在敖银线工矿企业密集区打造转移农牧民创业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土地和厂房入股、自建自营等方式盘活资源资产。按照每个嘎查村社区必须通过招商引资入驻一个项目的原则,与工矿服务、新能源汽车、仓储物流以及再生资源利用等多个领域共计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预计年可增加土地入股分红收益300余万元,解决农牧民就业500人左右。通过“订单”助力就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在保洁清洁方面,海禾公司与11家煤电企业签订了103公里、790万元道路清洁劳务服务协议,共吸纳转移农牧民就业43名,增加集体收入350万元。在劳保用品供应方面,主动联系对接各企事业单位和驻地企业,精准对接产品服务需求,与布拉格社区劳保厂签订工装订单5000余套、手套订单10万余双,带动转移就业20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通过“投资”助力发展,探寻煤矸石综合利用新途径。海禾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引进4个煤矸石制砖、粉煤灰制建材项目,并在沙章图村规划建设2处运煤车辆停车场和1处渣场自助清洗场地。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4亿块环保砖,有效减少矿井污染物排放量,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预计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0多万元。通过“合作”转型发展,跑出物流新速度。海禾公司瞄准物流新业态,与伊金霍洛旗上汽红岩新能源汽车合资成立海禾新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围绕新能源汽车短途运输和充换电桩(站)服务,投资1亿元规划建设5座充电站,购置100辆新能源车、建设1座7000平方米储煤棚,培育集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目前,正在建设3个充电站和1座储煤棚,并与3个电厂及新矿集团争取运输指标,预计今年可承接300万吨运力,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0余万元。种下“致富菜”,定向供应本土产品。上海庙镇通过整合全镇温室大棚及冷藏保鲜库,成立农特产品生产供应团队。镇乡村产业发展公司牵线搭桥,为辖区电厂、工矿企业定向供应蔬菜和羊牛肉等农畜产品。目前已与新矿公司达成供应协议,初步签订25吨牛羊肉供应合同,蔬菜按上海庙镇温室大棚65亩产出全部供应。
以工哺农建平台 构筑增收新模式
鄂尔多斯市共有工矿企业300余家,年用工30万—40万人,企业生产、生活用品需求近300亿元。面对这一庞大市场,鄂尔多斯市委二产拉动一产工作专班拟推动成立市级乡村振兴投资股份公司,与驻地企业建立稳定供需合作关系,同时向榆林、宁夏、乌海、包头等周边工矿企业争取订单。通过集采统购、厂家直供的方式,以同等产品质量、低于市场价格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品类”的工业品、日用品、农畜产品供应服务,力争年争取订单100亿元,每年为农牧民带来10亿—20亿元的订单收入。公司还牵头组建“多多兴·共同富裕”数字服务平台,目前已完成规划调研,并整合相关利企助农功能,项目建议书已通过评审,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平台建成后所得利润用于助农增收,计提部分收益用于平台运维。
以工哺农靠绿能 循环发展富百姓
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巴图塔采煤沉陷区,深蓝色的光伏板疏密有致地铺在起伏的土地上,板下作物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满目疮痍,一片荒芜。
王永珍曾住在乌兰木伦镇巴图塔煤矿附近的村庄,在他印象中,过去“地下产煤,而地上尽是沟壑,几乎什么也干不了”。2020年,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落户巴图塔村。据巴图塔村党总支书记张军介绍,该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占地总面积4.2万亩。目前,总投资21.4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并网,1.5亿元的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已完成,累计种植苜蓿、饲料桑、沙棘等作物2.5万余亩,1.2亿元的养牛场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实施、村集体入股、农牧民参与的方式,按照“板上发电+板间板下种植+肉牛养殖+粪污有机肥回填利用”的立体化“牧光互补”生态修复模式,对采煤沉陷区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治理。通过“光伏带动”模式,打造“光→草→牛→肥→草”种养循环生态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共赢。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扬帆万里程。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重点围绕“十个一”健全完善工作体系,推动“以工哺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奋力谱写新型工业化助推农牧业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鄂尔多斯力量。
(文/图 呼楠 赵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