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台〗

  京蒙协作消费帮扶 金额达98亿元

  本报8月29日讯  (见习记者  方圆)记者从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获悉,今年以来,经过京蒙两地共同努力与多方发力,京蒙协作年度协议任务有序推进,目前部分指标任务已超额完成,我区京蒙协作消费帮扶金额达98亿元。

  截至目前,我区选派78名干部、946名专业技术人才赴京挂职锻炼学习,分别完成协议任务的108%、116%;多维联动深化消费帮扶,已完成38亿协议任务的2.6倍;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转移农牧民劳动力就业3.2万人,完成5万人协议任务的64%,其中脱贫人口2.2万人,完成5000人协议任务的4.4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新增落地和新增投资北京市企业42家,实现投资20.06亿元;共建产业园区68个,其中今年新增9个。

  内蒙古建立健全农村牧区 食品安全治理长效机制

  本报8月29日讯  (记者  李国萍)连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区开展农村牧区食品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强化农村牧区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确保食品安全。

  排查整治中,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儿童食品、调味品、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冷藏冷冻食品、散装食品(散装白酒)、砖茶、地方特色食品、节令食品等农村牧区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面向农村牧区销售食品的批发市场及生产经营主体、农村集市,城乡接合部、校园周边和旅游景点生产经营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等为重点主体,加大监督检查、抽检力度和核查处置,全面梳理建立风险隐患清单,督促生产经营者开展风险隐患自查整改,将生产经营者风险隐患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强化重点监管、明察暗访和飞行检查,消除风险隐患,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建立健全农村牧区食品安全治理长效机制,确保每个行政村、城乡接合部每年至少建立1个规范化经营店,逐步达到全面规范的目标。

  巴农科1号紫花苜蓿 通过田间鉴定

  本报8月29日讯  (记者  韩雪茹)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近日,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团队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办法》,对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拟申报的草新品种“巴农科1号紫花苜蓿”进行田间考察和技术鉴定。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育种团队就“巴农科1号紫花苜蓿”的选育过程、植物学性状、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专家们认真听取汇报并通过现场测试,对“巴农科1号紫花苜蓿”综合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并一致同意通过田间鉴定。

  “巴农科1号紫花苜蓿”是近年来该农科所草业和草原研究中心郝林凤研究员育种团队根据河套灌区盐碱地土壤类型、气候特征,历时14年培育出的耐盐碱、相对高产的本土紫花苜蓿新品种,具有株型直立、主根明显、叶量丰富、一致性好、鲜草产量与种子产量高等特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市场监管
   第07版:出彩
   第08版:乡村振兴
〖看台〗
互联聚实力 互促共赋能
爱“折腾”的李海瑞
壮丽稻田画
〖速读〗
种好一棵草 改良一片草原 带活一方经济
4大“银行”助力嘎查村集体经济筋强骨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