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魏长城

多元文化交汇线

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贲红沟长城(消失段)(东-西)。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麻忽图长城墙体夯层(西-东)。
▲北魏双羊五轮金饰牌。
▲包头固阳白炎淖城圐圙古城莲花纹瓦当。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白星图长城4段石墙(白星图3号戍堡东侧)(东南-西北)。
  北魏时期,长城的建设和修缮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使用当地的土石,通过精巧的工艺和巧妙的设计,建造出了防御性极强的城墙和烽火台,至今仍然可觅踪迹。

  北魏长城的修建不仅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使得游牧和农耕秩序得以恢复和重塑。北魏时期的长城既是南北文化交汇的中心,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长城是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汇聚线。北魏时期通过长城把各地区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内迁民族富有生机活力的文化基因移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

  先河:首次由北方民族政权修筑

  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阴山山脉巍巍挺拔。它西起狼山,东包大马群山,至多伦,东西长约1200公里,坐落在北纬41°-42°之间的祖国正北方。

  阴山山脉不仅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也是一条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地理上的自然分界线。

  内蒙古境内的北魏长城实以阴山山脉为界,多是借助阴山山脉独特的地形优势,利用阴山山脉作为天然屏障,形成一个可以控制南北往来的要地。正如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所言:“长城之建筑实建筑于自然地理界限上”“人类文化亦多以长城为界”,这些都反映了长城南北不同的风俗和生活状况。

  据考证,北魏长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北方民族政权修筑的长城。

  关于北魏长城,第一次见诸史料记载的是《魏书·太宗纪》。该书中记载:明元帝拓跋嗣泰常八年“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成卫。”《魏书·天象志》也记载:泰常“八年春,筑长城,距五原二千余里,置守卒,以备蠕蠕”。

  北魏政权建立后,为抵御阴山以北的柔然(别名蠕蠕,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北方部族),遂仿效前代中原王朝,在北部边疆地区修筑长城,经后人考证,多为修缮利用战国、秦汉长城而沿用。

  对北魏长城做综合研究的主要有艾冲和李逸友两位学者,两人观点有所抵牾,他们各自著文对北魏长城的走向等进行考述,但两人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北魏曾3次修筑长城。

  2010年,在当时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领导下,由乌兰察布市北部地区长城调查队等4支调查队参与的北魏长城调查工作集中展开,初步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北魏长城分为4条线路,即泰常八年长城、六镇长城南线、六镇长城北线以及太和长堑。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北魏长城卷》称: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北魏长城,按照以前相关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自东向西分布于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因此,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北魏长城,主要集中于东起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西至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和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一带。此外,锡林郭勒盟境内的一段长城也被认为是北魏长城。

  北魏长城所处的北部边境北连柔然,南接中原,西通西域,东临库莫奚、契丹等,而阴山山脉横跨其东西,长城便成了一道融通南北往来,东西交流的交汇线。

  承沿:沿用前朝壕堑形制修缮

  北魏第一次修筑长城,是在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李逸友在《中国北方长城考述》中写道,北魏王朝第一次修筑的长城,应是将赤城至五原间的秦汉长城加以修葺而成。

  由此断定泰常八年长城主要修缮利用秦汉长城,大致以秦代蒙恬修筑的位于阴山山脉北坡的秦始皇长城的东端(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毫沁营镇坡根底村附近)为界,以西部分利用了阳山秦汉长城,以东部分利用了战国赵北长城,再向东至卓资县三道营古城东北,又向南利用了蛮汉山秦汉长城。泰常八年,长城在北魏六镇长城筑就之后仍在使用,是六镇长城之南又一道重要的军事防御线。

  历代的长城是由长城墙体和其他配套的设施共同组成。而北魏长城的防御系统包括:长城墙体、军镇、戍城、戍堡等。

  以北魏长城墙体为主线,贯穿沿线戍堡。军镇是设置在边地的附带有军事功能的行政单位。戍城是为了加强防御,使得各军镇之间联系更为密切而设置。戍堡则仿照了秦汉长城中的障城,处于长城墙体的内侧,是长城戍守军卒生活的地方。

  郦道元《水经注》中描述高阙戍左近的阳山秦汉长城时,径直称之为“长城”。由郦道元的记载可以发现,北魏不仅沿用了前朝的高阙戍,其左近的前代长城(阳山秦汉长城)在北魏也继续发挥着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北魏长城卷》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北魏长城的主体是六镇长城,六镇长城越过了阴山山脉,六镇中的怀朔、武川、抚冥等四镇,均分布于乌兰察布草原上。两道北魏长城,在今乌兰察布草原地区一南一北分布,与六镇及其他军镇戍堡联合构成了北魏北部边疆的军事防御体系,因此可将这两道长城统一命名为“北魏六镇长城”。

  六镇长城南线起自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东北部,止于阴山山脉北麓,六镇长城北线,由东向西分布于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和武川县境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北魏长城卷》写道,六镇长城南、北线的西端均与阳山秦汉长城的东端大体位于同一条线上,因此,六镇长城向西与泰常八年长城一样,也是利用了阳山秦汉长城。据此得出结论,北魏六镇长城修筑的时间晚于南部镇城的建立,且规模不大,工程草率,并没有东西完全贯通北方草原,与北魏王朝源自北方游牧民族,重野战而轻防御有关。

  北魏长城虽修筑规模不大,但其长堑的构筑形制上承东汉长城的壕堑形制,下启金界壕,在中国长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实证:长城内外交往交流交融

  北魏修筑的第四条长城为修筑于太和年间的太和长堑,东自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正蓝旗境内。《魏书·高闾传》记载,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高闾上表奏请于六镇之北兴筑长城之事,称:“今宜依故于六镇之北筑长城……人怀永逸,劳而无怨。”孝文帝诏曰:“览表,具卿安边之策”。

  之所以被称作长堑,是与它的构筑方式有关。由于这条长城绝大部分分布于草原上,地势平坦,因地制宜,采用外侧挖壕、内侧夯土筑墙的方式来修筑,此后的金界壕也采用了同样的修筑方式。多伦县、正蓝旗境内的这段长城均在地表呈土垄状的分布特征。

  蒙古高原土质较粗,土壤中的钙质不易保存,加之北方地区风大侵蚀严重,多不适用于构筑长城,因此北魏长城多选取一些土质较好的丘陵谷地来进行修筑。

  在北魏六镇长城南、北线和太和长堑的沿线,除发现有北魏遗物外,还发现了很多金代的遗物,尤其是在这三条长城沿线还发现一些金代所筑的规模较大的城址,从而证明了这三条北魏长城均为金代所沿用。

  关于太平真君七年畿上塞围,据《魏书·世祖纪》记载: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九年二月,“罢塞围作”。

  艾冲和李逸友均认为这段长城主要分布于今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的北境一带,畿上塞围环绕於北魏都城平城以南,显然是为了捍卫平城而修筑的。细辨关于“畿上塞围”的相关史料,包括了城堡、关卡和障墙等多种类型防御工事的结合,应属于临时防御性质,并非长城。

  北魏是拓跋鲜卑建立的北方政权,阴山山脉以南是北魏王朝早期都城盛乐所在,也是北境防守之襟要,北魏在阴山山脉以北设置了六镇等众多军镇,并于部分镇城之北修筑了长城,从而构成了一道军镇和长城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

  孝文帝是在北魏六镇之一,现今武川坝顶祭祀遗址完成最后一次祭祀活动后推出迁都洛阳、入主中原的重要举措,进而实现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民族大融合。

  长城两边,有战争,也有交融,其中便包括贸易需求。以阴山为界,在北方的牧区与南方的农耕区之间,常常有着商贸往来。由于山南和山北两种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人们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便在相互贸易中满足。包头曾出土过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铲形青铜货币的石制布范,刻有“安阳”二字,说明当时的阴山地区已有较为活跃的货物交易。

  另外,由于北魏采取了“广辟塞垣,更招种落”政策,吸收中原地区农业人口来北疆开垦土地,同时戍边军镇将士也成为长城两边交流交往的主要源流,这一切都对民族融合、经济与文化发展等产生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武峰)

  (本版图片均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9版:北疆文旅
   第10版:通辽
   第11版:北国风光
   第12版:收藏
多元文化交汇线
参考资料
北疆文旅 四季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