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好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

  □本报记者  霍晓庆

  草原、森林和湿地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作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内蒙古始终将生态保护挺在前面,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

  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重磅发布,部署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并将“强化草原森林湿地保护修复”放在突出位置。

  内蒙古把握新机遇,扛起新担当,坚决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在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征程中奋勇前进再写华章。

  解读——

  草原森林湿地保护修复怎么干?

  国土“三调”结果显示,内蒙古草地面积8.15亿亩,居全国第二;森林面积3.57亿亩,全国第一。作为内蒙古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这些森林草原湿地的保护修复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意见》提出的这些任务,就是我们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最切实的目标任务,与国家对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高度契合。可以说,强化草原森林湿地保护修复是内蒙古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抓手和路径。”自治区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永泉说。

  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内蒙古怎么干?

  “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不动摇。”陈永泉说,2023年内蒙古调整划定基本草原7.3亿亩,形成全区基本草原“一张图”,下一步要重点保护、全面修复、合理利用。要继续落实禁牧、草畜平衡制度,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制定出台《自治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实施方案》,开展草原网格监管试点,提升草原过牧问题监管水平。

  在森林保护修复方面,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海龙认为,大兴安岭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天然林区,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一定要守护好这片绿色。要持续巩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成果,加强天然林和公益林管护,保护冻土生态环境;加大低质低效、退化天然林、人工林抚育修复力度,提高森林质量。同时要加强嫩江流域、额尔古纳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建设,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严格保护湿地资源,全面提升区域水源涵养能力。

  “有效保护湿地资源,还要尽快编制出台《湿地保护规划》,进一步完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湿地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核算指标体系。”陈永泉说。

  内蒙古是林草大区,也是林草种质资源大区。草原森林湿地保护修复,离不开种质资源。“尽管全区现有林草种苗基本能够满足‘三北’工程和现有项目用种需求,但全区抗寒耐旱、耐盐碱、高产优质品种相对缺乏,灌木和生态建设用草种结构性短缺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种苗总站副站长闫杰说。他建议,应该从提升林草种苗供给能力、提升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入手,加快林草种苗高质量发展,解决灌木和生态建设用草种结构性短缺问题。

  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然资源价值实现是目前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陈永泉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全民所有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完善森林、草原、湿地资源有偿使用、特许经营、损害赔偿等管理办法,有效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行动——

  让每个项目落地落实

  《意见》发布后,各地积极行动,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及资金,同时对照《意见》把具体政策落实落细,让每个项目落地落实,切实把关怀厚爱转化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意见》发布后,包头市林草局抢抓机遇对接相关部门,今年已争取到国家、自治区各类林草项目资金达8.34亿元,其中已到位5.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93亿元和2211万元的包头市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包头市草原极高火险区建设项目已经获得国家、自治区批复,正等待资金下拨。”包头市林草局副局长党晓宏说。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在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同时,包头市林草局全面梳理了《意见》具体落实举措。下一步,包头市要开展国家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草畜平衡示范试点和草原科学修复治理体系试点建设,有效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大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包头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有效提升湿地保护率。推进大青山南坡绿化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整体提升大青山南坡区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生态效益。

  “《意见》强调,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促进草原休养生息,防止超载过牧。下一步我们坚决落实《意见》要求,精准实施禁牧休牧工作,助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呼和浩特市林草局森林和草原资源防护科科长冯伟说。

  为保护林草资源,呼和浩特市补充划定禁牧区,禁牧区面积由之前923.518万亩增加到992.4515万亩。同时加大偷牧监管力度,利用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对重点林区草原违规放牧行为进行抓拍,从源头进行管控。

  8万平方公里草原、13万平方公里森林、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丰富的生态“家底”,决定了呼伦贝尔重要的生态地位和责任。

  《意见》发布后,呼伦贝尔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国家林草局进行对接协商并形成座谈备忘录。国家林草局已将呼伦贝尔市14个旗市区全部纳入“三北”六期工程建设范围,拟争取资金28.25亿元,建设总面积766.82万亩。争取将森林防火应急道路项目列入国债资金支持范围,申报林区防火道路建设项目5个,计划新建防火道路2859.84公里,改造649.30公里,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资金项目,加强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智慧感知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湿地网格化巡护管理机制。

  《意见》提出创建贺兰山、大青山等国家公园,对贺兰山和大青山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自治区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已经启动两个国家公园的创建工作,下一步,将根据国家林草局要求不断修改完善创建方案,并根据《国家公园设立指南》有关要求积极推动完成创建区本底调查、范围分区、体制建设、保护修复等各项任务,逐步构建起我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目标——

  全面完成国土绿化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累计造林、治理草原、防沙治沙面积都是全国第一。今年,国土绿化又有了清晰的目标任务。“初步计划10年间完成人工种草4698万亩、草原改良2776万亩、草原围栏4601万亩,全面完成国土绿化任务,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陈永泉说。

  草原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生产资料,一旦发生灾害,不仅生态遭到破坏,农牧民也会遭受损失。2021年起,内蒙古在8个盟市13个旗县开展草原保险试点。2022-2023年草原保险试点参保面积近3000万亩,投入保费资金4000余万元。截至11月末,已有超1.2万户牧民获赔1600余万元。“《意见》明确要支持内蒙古自主开展草原保险试点,自治区林草局积极对接国家林草局,致力于推进草原保险在全区落地,并探索建立保护草原生态、防范草原灾害、促进灾后恢复的保险保障体系,努力实现‘草原有效保护、生态持续向好、牧民得到实惠’的奋斗目标。”自治区林草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林草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物种安全、粮油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在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和生态防护功能保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种苗总站将致力于提升林草种苗供给能力,重点对羊草、冰草、苜蓿、燕麦等攻关繁育,力争到2025年建成草种繁育基地56万亩、制种能力达到1000万公斤,有效破解制约草种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实现主要草种自给自足。同时,进一步提升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内蒙古分库建设,力争2024年6月实现试运行。”闫杰说。

  建设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能够长期和安全有效保存林草种质资源。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可保存林草种质资源80万份、植物标本6万份,将成为目前全国容量最大、技术领先的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和全国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

  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海龙建议,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与区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广泛开展防沙治沙、林草可持续经营、林草碳汇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探索“两山”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政策机制,让更多普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纪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僧伽罗文版分享交流会在斯里兰卡举行
把握海警力量建设运用特点规律 提高海上维权执法能力
《意见》原文:
保护好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指示精神
王莉霞走访调研民营企业
自治区十三届政协召开第17次主席会议
持续用力抓好生态保护修复
全区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80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