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骏驰 摄影报道
“515公里道口,K1568接近。”“515公里道口明白。”中铁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大板综合维修段管内集通线515公里道口员刘志刚在接到对讲机喊话后,迅速做出回应,并确认道口周边汽车及行人状态,将铁路道口的栏杆关闭,确保列车安全通过。在这个小道口经历了23次春运,53岁的刘志刚对这些流程早已烂熟于心。
“最开始是人工升降栏杆,每次来火车必须有人在道口使劲拽,才能把杆落下。后来换成电子控制设备,比以前省力不少。”刘志刚说,二十多年的道口工作,他不仅见证了铁路事业的发展,更见证了身边村镇的变化,“以前这周围都是小村子,也没多少人,来回过道口的以周围农牧民和牛羊为主。现在都盖上楼了,夏天来旅游的人可多了,通过的汽车也越来越多。”
515公里道口位于集通铁路与老303国道交会处,铁路横穿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热水温泉小镇,线路东西侧分别是小镇集市和居民区,这个小道口既是平时小镇居民生活购物的必经之路,又是通往黄冈梁国家森林公园、阿斯哈图石林景区的主要道路,近年来当地旅游事业的繁荣和经济发展,使得这个小小的铁路道口,繁忙时每天要途经50多列火车、1000多辆汽车、万余名行人。
“值班的时候时刻要绷紧‘安全’这根弦,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重大事故。”刘志刚的老搭档夏祯恺说。几年前,一辆轿车曾失控冲破关闭的防护栏杆,刘志刚与工友迅速按照应急程序按下无线报警器,联控车站报告现场情况,最终将即将通过的列车停在了道口与上一车站的区间内,同时他还组织从工区赶来的工友将轿车推出道口外,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像515公里道口这样的有人看守道口,目前在大板综合维修段管内还有6处。如今,随着集通铁路电气化施工推进,这些道口也将渐渐被立交道口取代,2024年也是刘志刚在这个小道口坚守的最后一次春运,之后他会经过培训后调整到别的岗位。“活到老学到老,道口员的使命结束了,我在新岗位继续发挥光和热。”刘志刚摸了摸自己的“道口员”臂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