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旺季更旺 出圈出彩

赤峰奏响全域全季全时旅游交响曲

草原自驾旅游胜地——克什克腾旗。
玉龙沙湖沙漠骆驼。
紫蒙湖畔游客如织。
游客在耶律阿保机雕像前认真听讲解。
全国各地游客来美林谷接受滑雪挑战。
宁城县大明庙会。
华子鱼洄游。
道须沟。
  □魏那

  八千年寻古,九万里揽胜。赤峰风光壮美,景观独特,素有“内蒙古缩影”之称;这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深耕资源禀赋,创新文旅融合。今年,赤峰市全力推进落实“五大任务”,积极打造“燕山北麓·兴安之南·玉龙故里·多彩草原”文旅品牌新形象,抢抓春夏旅游“黄金季”,强化总体统筹,加大落实力度,系统安排部署6类17项具体工作,确保旅游市场“旺季更旺”“出圈出彩”。

  文旅赋能  打造旅游新业态

  赤峰市积极打造特色景区,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加快推进道须沟、玉龙沙湖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步伐,同时借鉴网红城市出圈经验,每个旗县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文化内涵差异化打造核心吸引物和业态品牌,培育网红产品。积极推进旅游线路推介和产品开发,精准对接游客需求,围绕来了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买什么、带什么,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和产品,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让“过路客”变成“过夜客”。

  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深化“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创意化、差异化打造一批集农文旅康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村、精品村。

  用节会引人。将“玉龙故里”“龙年游龙乡”等主题贯穿全年,系统串联全年龙文化主题文旅活动,不断提升赤峰作为“中华第一龙”故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节庆赛事活动与旅游融合。让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续的“节庆+”成为赤峰旅游新常态。2024年春节假期,以“欢欢喜喜过大年 游龙御马迎新春”为主题推出10大类306场系列活动,春节8天长假累计接待旅游人数3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8亿元,是2023年同期的2.1倍和4.8倍,接待游客人次居全区首位,成就了有史以来热度最高的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其中,喀喇沁旗王爷府镇“来王府 过大年”以“四大主题灯会+一大集市庙会+三大非遗演绎”为特色,单日客流量最高达3.8万人次,累计接待各地游客30万人,综合营收达1.2亿元。推动文博展览与旅游融合。

  不断完善文博场馆旅游服务设施和功能,市区博物馆与50家旅行社成功签约,推出考古游径路线19条。2023年推出“爱上博物馆”“博物馆之夜”等678场沉浸式体验活动,全市22家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302.4万人次,“博物馆热”持续升温。2024年1至2月份,全市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50.8万人次,同比增长206.2%,其中春节8天长假接待观众23.3万人次。

  “跟着音乐节去旅行”成为一种新时尚。赤峰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推出优质旅游演艺作品。以翁牛特旗传统非遗民歌为蓝本的《诺恩吉雅》实景音乐剧,以蒙古族骑兵故事为创作原型、表现各族人民抗日精神的《英雄铁蹄马》话剧实现常态化演出。大光顶子、乌兰布统两大音乐节累计接待游客39万余人次,拉动综合经济收入2.6亿元。

  冬闲不闲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冰雪产业是一个大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赤峰市大力发展冰雪经济。

  冬日的严寒,挡不住人们在冰雪中找寻欢乐的热情,达里湖畔、紫蒙湖边人声鼎沸,一年一度的冬捕节拉开帷幕……通过“冬捕+旅游”模式,将祭湖醒网、民族歌舞表演、头鱼拍卖、冰雪运动会、驼文化节等主题活动融入其中,配套美食、年货节、民俗体验等相关文旅业态,展现了赤峰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两大冬捕节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拉动综合经济收入1300余万元。达里湖“千车竞技”冰雪英雄会,更是结合龙年主题,特意在达里湖冰面上精心打造了一条总长度约4公里的“龍”字形赛道,吸引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360台越野车参与竞技。

  同时,梯次错时举办的辽上京冰雪文化旅游节、冬季那达慕、冰上阿日嘎那达慕等冰雪节庆活动,更是营造了遍地开花、高潮迭起的冬季旅游氛围。

  沐浴着冬日暖阳、沿着山川河流,我们看到赤峰大地上静谧深邃的雪原、炊烟袅袅的农家民宿、恬静纯洁的高山湖泊,以及活力四射的冰雪体育运动。在美林谷景区,人头攒动,前来感受冰雪魅力的游客络绎不绝。

  赤峰市做强滑雪运动品牌,让“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风尚。美林谷滑雪场充分利用国家级滑雪度假地及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高山滑雪项目赛区优势,不断丰富冰雪产品供给,加快冰雪运动普及。借势“十四冬”赛事举办,美林谷滑雪场举办了“喜迎十四冬·万人上冰雪全市首届冰雪嘉年华”等丰富的活动,并精准对接京津冀目标区域市场旅行社等合作机构20余家,来自北京、河北、辽宁、天津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跟着赛事去旅行”持续升温。春节期间,美林谷滑雪场接待游客3.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46万元,正月初三、初四连续2天还出现了雪具租空的现象。整个雪季累计接待游客22.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46亿元。

  赤峰市以“带动三亿人上冰雪”为契机,抢抓“十四冬”筹办机遇,推出“冰雪+节庆、冰雪+体育、冰雪+演艺、冰雪+展会、冰雪+摄影、冰雪+非遗、冰雪+文化”等9类63项精彩冰雪活动,加快推动冬季旅游核心产品打造,多轮驱动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冰雪经济发展,积极营造“全域旅游无淡季”的浓厚氛围。

  以文促旅  文旅活动热力全开

  为了延续春节赤峰旅游的“热辣滚烫”,赤峰市继续推出涵盖文旅节庆、踏青赏花、群众文化、非遗展示、休闲夜经济、文博社教等在内的10大类464项精品春夏文旅主题活动,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消费热点。持续打造乌兰布统草原音乐节、大光顶子国潮音乐节、第十七届红山文化旅游节、首届温泉文化旅游节、首届红色文化旅游节、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第二届草原游牧文化节、第二届大光顶子风筝节、达里湖华子鱼洄游节、玉龙沙湖沙漠英雄营、首届越野冲浪赛等节庆品牌和赛事活动。

  人间四月天,在大美克什克腾旗举办全市春季旅游季启动仪式,现场发布春季赏花观鸟、华子鱼洄游、温泉体验等专题线路和优惠政策。此外,重点推出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嘎查文冠花旅游节、敖汉旗四家子镇南大城村“丁香花开 有朋远来”丁香花文化旅游节等12项赏花踏青活动,以“逐美而行”引领旅游新风尚,全市春季旅游系列活动同步启动。

  各地旅游热度高涨,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也不断被推出。博物馆、考古遗址、红色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非遗体验基地等文化和旅游资源串点连线、串珠成链,定制“陌上花开,共赴春约”6条踏青赏花线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条红色旅游线路、“浸享暖暖汤泉,品味岁月静好”3条温泉旅游线路、“纵情田园风光 体验乡村乐趣”4条乡村旅游线路、“行万里路,揽山河辽阔”3条文旅研学线路、“触摸匠心,畅享非遗”3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寻幽访古,探秘玉龙故里”19条考古游径,聚点成线,连点成面,实现全域皆可游,全年无淡季。

  把业态做“活”,把活动做“火”,赤峰市真正让“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实现四季旅游“火力全开”,奏响全域全季全时旅游“交响曲”。

  本版图片均由赤峰市文旅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旺季更旺 出圈出彩~~~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赤峰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评论
赤峰奏响全域全季全时旅游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