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加持华莱士 鲜香四溢品质高

  □本报记者  薛来

  近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的华莱士瓜“甜蜜”开园,抢“鲜”上市。上市以来,华莱士瓜一路畅销,供不应求,种植大户武芮锋高兴地算了一笔“细账”:“华莱士瓜亩产1500斤左右,刚上市时每斤能卖40元,除去各项成本,亩均收益在3.5万元左右。”

  华莱士瓜被誉为“天下第一瓜”,主产地在巴彦高勒镇北滩村。北滩村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黄河“几字弯”腹地,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干旱少雨,土质富含矿物质,非常适宜蜜瓜的生长。当地种植的华莱士瓜堪称瓜中极品,其外形美观、口感香甜,被形象地称为“黄金瓜”,荣获“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瓜中之王”的美称,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当地流传的民谚“吃上磴口的华莱士,保证你不想家”,就是对华莱士瓜品质的最好诠释。

  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就建在北滩村,近年来,在磴口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巴彦高勒镇坚持“特色+规模”发展思路,挖掘特色农产品发展潜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贴、贷款扶持等措施,做好“一镇一品”。充分利用蜜瓜之乡特有的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实施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推动华莱士瓜产业全面振兴。

  “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实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采用村集体与企业合作、乡土人才承包等多种管理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形式,高标准建设华莱士瓜科技示范园区,让华莱士品牌成色更足。”巴彦高勒镇党委书记李泽介绍,“目前80户农户入股两家合作社,合作社按收益的30%分红。周边农户还可以就近在产业示范区打工,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在产业园核心区的示范引领下,辐射带动北滩村周边农户种植华莱士瓜1000余亩,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66万余元,周边瓜农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每年从2月份开始,村民们就到产业园打工,每天收入170元。这里离家很近,也不耽误自家的农活。”正在温室里摘瓜的城关村村民马会龙高兴得合不拢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为了提升华莱士瓜品质,磴口县成立华莱士瓜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合作开展华莱士品种提纯复壮,标准化栽培,早熟延后栽培,病虫害防治,保鲜贮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让华莱士瓜外形越来越美观,品质越来越纯正,口感越来越甜美,销路越来越畅通,产业越来越壮大。

  “别人都说我种瓜有秘诀,哪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把瓜的品种选好,把种植技术学习好。过去的爬蔓瓜改成了如今的吊蔓瓜,实行起垄覆膜,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施用生物菌肥和农家有机肥,蜜瓜生长空间更加宽广充裕,种植密度更加科学合理,秧苗打掐修枝更加方便快捷,果实受光更加均匀充足,在生长期内养分供应更加及时精准,有效缩短了作物生长周期,减少了病虫害。”巴彦高勒镇城关村党支部书记马维东饶有兴致地谈起蜜瓜种植技术。

  据了解,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内,蜜瓜种植选用的籽种全部是磴口县华莱士瓜研究所提纯复壮的新品籽种,实行统一移栽瓜苗和整枝上架、统一灌水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包装销售的“四统一”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蜜瓜品质和产量。

  智慧农业技术的支持,让华莱士瓜更是“如虎添翼”。“原来种植华莱士全靠经验,肥水用得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如今,安装了设施农业自动化操作系统,用手机就能实现自动喷水、通风、卷帘等操作,还能实时监控大棚里的情况,让华莱士瓜生长在最佳的环境中,真是太方便了!”马维东介绍。相比普通温室大棚,智慧农业温室大棚亩均节水60%、节肥20%、增产30%,真正由“汗水农业”迈向“智慧农业”。

  随着华莱士瓜的热销,大批游客光临磴口县,极大带动了当地农旅事业。游客置身华莱士智慧温室大棚,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独特魅力,观赏绿色生态的田园风光。在这里,人们可以细细品尝华莱士瓜的甜美味道,慢慢回味蜜瓜之乡的浓浓乡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内蒙古落实落细“温暖工程”
我区事业单位“1+N”补充招聘2074名工作人员
全区民爆行业首届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举行
市民乐享 文化大餐
赛罕区“信用承诺+免勘验” 助推服务效能提档升级
孪井滩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
蒙东首家野生动物园签约
甘其毛都口岸进口品类再添“新丁”
关于对拟任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学好国通语点亮多彩人生
去年全区无偿献血总量达8291.56万毫升
科技加持华莱士 鲜香四溢品质高
32亿余元用于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