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更多好种子 撒遍祖国北疆大地

  □袁宝年

  建立政、产、学、研、用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增强种业发展活力;把越来越多的内蒙古“种子”送入太空参与航天育种;打造“看禾选种”平台,有效推动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近年来,内蒙古瞄准品种选育、良种推广等环节持续发力,不断强弱项、补短板,推进种业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种子是现代农牧业的“芯片”,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面对资源要素日渐趋紧的现状,稳定产能、提高单产、优化结构任务艰巨,仅仅依靠改善地、水、肥、饲等条件提升空间有限。唯有在农作物、畜禽育种上谋取大突破,实现农牧业“芯片”的升级换代,才能为全区农牧业提质增效打造更强劲新引擎。

  种业竞争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的比拼。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摆在突出位置。在育种、繁育、推广等环节,推动要素聚合、技术集成、机制创新,促进种质资源、数据信息、人才技术交流共享,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抓紧抢占优质种质资源新高地,牢牢把握种业竞争主动权。

  好种子从实验室里来,最终要回到田间地头去。要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充分调动科研机构、育种企业,以及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把优良的种子、先进的种养技术及时送到农牧民手中,确保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无缝衔接”、高效转化。

  种业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坚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让更多好种子撒遍祖国北疆大地,内蒙古定能把国家的“粮仓”“肉库”“奶罐”建设得更加殷实、更加富足、更有保障,为端稳中国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实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第05版:联动特别报道
   第06版:出彩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9版:社会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法治
向种图强 壮大“芯”力量
链接
让更多好种子 撒遍祖国北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