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秋北疆“丰”景如画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1300余亩稻田金黄尽染,丰收在望(无人机照片)。本报记者 王晓博 摄
在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板蓝根种植基地里,工人们忙着分拣药材。本报记者 肖璐 摄
农民在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东德胜村田间采收白菜(无人机照片)。 韩颖群 摄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银定图镇的辣椒喜获丰收。张和平 摄
在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集中连片的玉米种植基地,玉米籽粒直收机在田间作业(无人机照片)。胡立忠 摄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种植户正在对玉米脱粒。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兴安农垦吐列毛杜农场3200亩高粱大丰收(无人机照片)。王永生 摄
扫描二维码 看来自基层的金秋丰收报告
  □文/本报记者  白雪

  金秋十月,五谷丰登。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农民们抢抓农时忙采收,田间地头处处好“丰”景。

  秋风起,高粱红。在兴安农垦吐列毛杜农场,放眼望去,红彤彤的高粱铺陈在广袤的大地上,一片绚烂。收割机来回穿梭,呈现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今年,吐列毛杜农场紧跟市场需求,精心种植了3200亩矮秆高粱。这些高粱不仅粗淀粉含量高、单宁物质丰富,还具备耐密植、抗倒伏等优良特性,预计亩产可达1100斤。

  眼下,在通辽市开鲁县集中连片的玉米种植基地,几台大型玉米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的田野间,伴随着机械轰鸣声,金黄的玉米粒涌入收割机的“粮仓”。通辽市地处“黄金玉米带”,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900余万亩。得益于浅埋滴灌、密植高产、一喷多促等技术手段的推广运用,通辽玉米迎来丰收季。

  这几天,在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板蓝根种植基地,药材采收机来回穿梭,马达轰鸣,一棵棵板蓝根破土而出,工人们忙碌着抖茎去土、去杂分拣,一派丰收的喜人场景。

  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据10月22日农情调度,内蒙古秋粮收获已过9000万亩,收获进度超八成,较上年同期快1.7个百分点。其中大豆、小麦、马铃薯已全部收获。

  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今年,内蒙古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压茬推进粮食生产,全力保障粮食播种面积,推广优质高产品种,筛选主推生产技术,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地指导,保障粮食丰收。

  辛勤耕耘,成就硕果累累。纵览北疆大地,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实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兴安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出彩
   第10版:理应如此
   第11版:北国风光
   第12版:生态环保
金秋北疆“丰”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