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沿黄河流域九省区逐步形成了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的上中下游“一盘棋”格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处于黄河上中游交汇处的“几字弯”上半部分,地理位置独特,流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富集,城镇和产业集中,生态地位、经济地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推动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必须承担好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内蒙古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历史机遇
●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汇聚各方合力,久久为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葆生机、造福人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古往今来,九曲黄河奔流不息,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走遍沿黄九省区,亲自把脉定向、谋划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切实“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沿黄河流域九省区在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流域治理、黄河文化传承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逐步形成了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的上中下游“一盘棋”格局,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效显著,流域生态屏障治理作用更加彰显,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点线面联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站在更高起点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总体要求、聚焦主要任务、抓住关键环节,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深刻把握内蒙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再次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的重要战略定位。
内蒙古地势东西狭长、横跨“三北”,森林和草原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处于黄河上中游交汇处的“几字弯”上半部分,地理位置独特,流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富集,城镇和产业集中,生态地位、经济地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特别是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看,黄河流经内蒙古843.5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5.4%;流域覆盖7个盟市,国土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的44%。内蒙古沿黄地区拥有5个国家地质矿山公园、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不仅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样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看,沿黄地区集中了内蒙古自治区50%的人口,创造了全区70%左右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核心区。内蒙古黄河流域煤炭、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丰富,煤炭产能占全国1/5,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为6亿吨和2万亿立方米,风能、太阳能资源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这一区域还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冶金、稀土、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煤制油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规模和技术装备在全国领先。
同时,内蒙古沿黄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安全保障供给区。黄河在内蒙古“几字弯”冲击形成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素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美誉。这两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地处冷凉经济带、黄金农业种植带、黄金畜牧带,农产品品种众多,小麦、燕麦、藜麦、谷子等粮食作物及冷凉蔬菜品质优良。特别是河套灌区远在秦汉时代即开始挖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第六批名录,1961年建成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河套灌区目前是亚洲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区,这里的葵花籽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也是全国第二大番茄生产加工基地;乌兰察布市是国家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都”,等等。
笃行实干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推动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必须承担好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内蒙古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历史机遇。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积极搭建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编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十四五”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政策,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展现了内蒙古的新担当新作为。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内蒙古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从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执法,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如划定基本草原7.3亿亩、9.7亿亩草原纳入生态补助奖励机制、不再在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围绕水质改善、水量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统筹实施湖泊等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一湖两海”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推进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强化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严守林草生态资源安全底线,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特别是在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以来,内蒙古各地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布局“黄河安全保卫战”“贺兰山生态廊道护卫战”“控沙斩源攻坚战”“塞外明珠保卫战”四大战役,重点解决好黄河“几字弯”地区沙患、水患、盐渍化、农田防护林、草原超载过牧、河湖湿地保护六大生态问题。截至今年6月,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已经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512万亩,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把防沙治沙作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中之重
内蒙古是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防沙治沙“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中,60%的工程量在内蒙古。内蒙古境内,自西向东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等沙漠,以及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沙地,是我国沙化土地最为集中、沙害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区之一。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持续推进沙化土地治理,走出了一条大工程带动大治理之路,黄河岸线及其支流流域水土保持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坚持保护优先,通过封禁保护、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措施,巩固治理成果。截至2023年,内蒙古累计营造林1.31亿亩、种草3.18亿亩、防沙治沙1.38亿亩,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在长期防沙治沙实践中,内蒙古干部群众大胆创新,不仅使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53%,还探索出“库布其模式”“磴口模式”“阿拉善模式”等卓有成效的好经验、好典型,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获得联合国环境奖,为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生态建设和保护中,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充分挖掘林草资源“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效用,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内蒙古大力推动生态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筑起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动力澎湃的绿色引擎。自2021年起,内蒙古累计统筹中央和自治区各类财政资金达551.21亿元,用于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内蒙古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下达了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为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内蒙古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主动作为:一方面,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如风电、防沙治沙光伏产业)等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依托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有机农业等新兴产业,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以旅游业为例,2023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超过2.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354.7亿元。2023年,粮食总产量791.6亿斤,比上年增加11.4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居全国第6位;畜牧业生产实现“十九连稳”,2023年牛肉、羊肉、牛奶、羊绒产量均为全国第一。依托生态建设打造超级“碳库”,内蒙古不断完善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积极探索林草碳汇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机制,探索实施林业碳汇碳票制度,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聚焦重要工作领域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内蒙古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修订《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实施方案》,推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的实施意见》,科学编制《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规划纲要》,还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指导性政策文件。内蒙古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2023年底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确定为重点推进的“六个工程”之一。内蒙古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排查整治重点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谨细实做好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制定并严格实施年度工作要点,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全区各族人民享受更多优美生态环境成果。
培育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黄河流域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其流经的省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流域内更是留下了各种历史遗迹、文化名城和数不胜数的历史故事,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内蒙古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史前文化、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移民文化等交融发展。在这里,绵绵的阴山山脉和巍峨的万里长城见证了多种文化形态经过交往、交流走向融合发展而孕育中华文明、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但事实上,我区黄河流域文化品牌少、知名文化产业稀缺、文旅融合不足,需要在传承发展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更大突破。因此,自治区党委提出了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的战略规划,旨在以“北疆文化”为抓手,进一步深入挖掘、开发内蒙古沿黄河经济带历史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培育内蒙古沿黄河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带。以古都名城、遗址遗迹、黄河标志性自然景观、红色经典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建设一批展现黄河文化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内蒙古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牢记“国之大者”,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回答了事关黄河保护治理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强调指出:“沿黄各省区党委和政府要担起主体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要加强流域生态环境整体保护和协同治理,推进黄河安澜体系建设,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状况已大为改观。但由于黄河流域生态底子脆弱,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较大。黄河流域九省区必须坚定治理流域、降低灾害风险的决心和恒心,要更加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既要严格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流域治理责任和任务,也要成为集上中下游于一体的治理联合体,做好保护重要水源补给地、加强“几字弯”地区土地沙化荒漠化治理、加强晋陕蒙丘陵沟壑区粗泥沙拦沙减沙设施建设、监测排查并改造提升重要淤地坝、优化和提升重大水库水沙调控能力、推进重点防护堤加固等重点工作,健全预警机制、提升调控能力,堵住薄弱点、强化凝聚力。
探索建立全流域、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自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以来,沿黄九省区上下游省区之间基本建立了初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但在构建打通全流域的上中下游齐治、干支流共治、左右岸同治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格局方面仍需努力。黄河流域各省区要充分总结归纳试点经验和教训,在继续落实《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的同时,做好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顶层设计,跳出各省区,从国家视角破除省区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依据《黄河保护法》《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尽早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并编制《黄河流域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流域各省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贡献率、补偿主体、出资比例、受偿主体、补偿标准等,共同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另外,建立和完善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包括各省区政府的横向补偿,也应包括省区内部的补偿;不仅包括财政资金的补偿,也应包括不同经营主体的补偿;不仅包括现金补偿,也应包括权益、能力和机会的补偿,最终建立一种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补偿的机制。
着力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保护生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过程中都要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不能不顾水资源限制搞生态建设、发展工农业生产。即使生态建设也要以节水优先,即使保障生活用水也要以节约为荣。要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和自然地理条件,选择适宜的生态建设方式,严格限制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大规模种树,摒弃以浇水保绿色的生态建设模式。尽可能降低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在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方面,加大节水力度,加快节水型生活方式的形成,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对部分地区以改变用途、超标取水等方式,引进、维持和发展高耗水工业项目的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倒逼高耗水项目和产业逐步退出。
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黄河流域各地区要发挥比较优势,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黄河流域各省区要推动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黄河流域传统产业延链和补链,如黄河上游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应着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清洁能源等产业;黄河中游地区,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牧业转型、能源基地转型为主,形成新兴产业发展高地;黄河下游地区,主要是在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区域中心城市进行制造业集约发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由低端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升级。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黄河流域各省区共建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加速优质科技成果的发现、筛选和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科技动力;鼓励领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攻克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探寻高质量发展新的突破口
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各省区要在持续深化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上,依托传统产业优势,从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视角,跳出流域看流域、跳出产业看市场,深度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站在全国、全世界的高度探寻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衔接与互动,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在区域和国内城市中的竞争力,提升其对国内国际优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使其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尤其是山东、四川、河南等开放型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以及西安、郑州等多个中欧班列枢纽城市,要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各类开发区等对外开放平台的优势和条件,积极推动提升黄河流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统筹推进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黄河流域各省区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城镇体系结构不优、协同分工合作不够、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进行统一规划,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城乡一体的合理布局,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黄河流域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服务能力,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各族人民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弘扬好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
新时代,既要加强对黄河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和保护,更要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近年来,黄河流域各省区围绕黄河文化推出各具特色的文旅精品,如打造经典文旅景点、推介优质文旅线路、推广文旅平台、谋划综合性文旅项目等,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成为可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河流域各省区要抢抓机遇,在古老多彩的文化、复杂多样的生态、风光壮美的自然优势上做足文章,提供文旅+传统农业、文旅+工业、文旅+康养、文旅+工程等多元素融为一体的旅游产品,打造各具特色却不失黄河生态和黄河文化本色的旅游经济带。不断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黄河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黄河文化和文化遗产,又能增强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大河汤汤,岁岁安澜;殷殷嘱托,重若千钧。奋进新时代,共建“幸福河”,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汇聚各方合力,久久为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葆生机、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