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绘中蒙文化交流新画卷

  □本报记者  冯雪玉

  11月4日至7日,“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成功举办,少林武术专场演出、优秀视听作品展播、电影展映、蒙医义诊……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也绘出了中蒙两国文化交流互鉴新画卷。

  今年是中蒙建交75周年,75年来,双方始终坚持睦邻友好大方向,持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与蒙古国的毗邻省份,将与蒙古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独特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刚猛的镇山棍、柔和的八段锦、刚柔相济的八卦掌……11月4日晚的“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开幕式《武魂》专场演出,引人入胜,现场观众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中国功夫真了不起!”蒙古国观众巴雅尔玛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巴雅尔玛非常感谢内蒙古文化周带来的精彩演出。

  中国功夫名扬海外,无数国际友人为之着迷。河南省少林武术馆副馆长郜明超说:“我们曾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这是少林功夫表演团第三次来到蒙古国,感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为我们提供的展示机会。蒙古国民众对中国功夫非常喜爱,当地多次组织中小学生到河南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功夫营活动。”

  如果说功夫以其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收获了来自蒙古国民众的掌声,■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那么优质的视听产品无疑为蒙古国民众了解新时代中国打开一扇窗。

  在11月5日举行的友谊映像·共创未来——中蒙建交75周年优秀视听作品交流展播活动中,一个蒙古国组合演唱了电视剧《欢乐颂4》主题歌《你懂我 我懂你》,欢快的歌声瞬间拉近了两国民众距离。

  此次文化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局将30多部视听作品译制成蒙古语,在蒙古国多个播放平台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民的热情好客。

  蒙古国译制演员却·道尔吉说:“自2015年起,我们团队已经翻译并配音了80多部中国作品,总计超过2000集,涵盖了连续剧、动画片、纪录片、故事片等多种类型。蒙古国的观众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进步、饮食文化以及旅游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无疑加深了我们与邻国之间的友谊。”

  在中外文化文明交融互鉴的过程中,书籍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今年文化周期间,内蒙古出版集团在蒙古国生命科技大学举办了“中国图书阅览室”挂牌仪式,并向该大学赠送了401种、802册精品图书。这是内蒙古出版集团“中国图书阅览室”项目框架下的第6家阅览室。“中国图书阅览室”已成为蒙古国大学生及青少年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蒙古国生命科技大学学生孟和巴特尔说:“我和我的很多同学将来到中国读研究生,阅览室里这些图书会对我们有帮助。”

  一本本中蒙译本图书,为蒙古国青年感知中国,加深两国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

  本次文化周,蒙医义诊也是一大亮点。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派出骨伤、心脏病、五疗康复、脑病、综合内科9位专家组成医疗团队,院长陈沙娜亲自带队。

  56岁的乌兰巴托居民刚特木尔饱受关节病痛折磨,得知中国医生来义诊,她早早赶到当地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专家韩光明诊疗后为她开了4种药,刚特木尔说:“中国医生说得很准确,开的药也很对症,我会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11月4日的义诊,医疗团队共接诊了200多个患者,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还准备了30种蒙药,全部免费赠送给蒙古国患者们。11月6日,医疗团队在蒙古国第一中心医院进行了蒙医药适宜技术培训,30多位来自乌兰巴托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师参加了培训,培训中医疗团队以蒙医药文化、特色适宜技术为内容进行了讲解与现场展示。医疗技术培训就是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可以让更多蒙古国人民解除病痛,健康生活。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中蒙建交75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为两国睦邻友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后,中蒙两国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文化
   第06版:首府
   第08版:盟市专线
“真金白银”加速落地 财政政策更加给力
第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 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 首场报告会在京举办
夯实国家治理基层基础 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共绘中蒙文化交流新画卷
赓续历史文脉 加强文明互鉴
“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 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内蒙古冬季旅游暨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火热开启
把握中美关系发展的正确航向
不断丰富教学形式 着力提升使用水平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