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令刚
“原来这么精美的团花,也可以用小小的一张纸剪出来。”“团花与红石榴一样象征民族团结,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2月1日,在兴安盟突泉县六户镇永繁村活动室,一场文化共享剪纸培训活动正在进行,村民们正在剪纸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剪团花。接地气、暖民心的剪纸培训让各族群众沉浸其中,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突泉县在18个村试点推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一”群众工作法,每季度带领各族群众开展一次“五个一”活动:引领共学,开展一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增收共富,组织一次产业发展活动;文化共享,开展一次文化交流活动;环境共美,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稳定共安,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这一举措的实施,增进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融共铸的情感。
走进永繁村的11栋羊肚菌大棚,工人们正在进行日常管护,再过一个月,这批羊肚菌就可以抢鲜上市了。对于附近居住的村民而言,在羊肚菌种植基地工作,不仅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还能学到种植技术。“我在基地干了一年多,主要做一些零活,种菌、日常管护、采菇等,离家近,活不累,一年能赚3万多元呢!”永繁村村民刘彩丽高兴地说。
“永繁村与我们六户镇党委政府‘牛药松榛草菌’产业发展思路一体谋划,建设肉牛养殖场,实现集中饲养肉牛110头,发展榛药庭院种植190户,银杏种植480亩,羊肚菌种植11亩,林下赤松茸种植200亩,实现家家有产业,园园有收益,年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突泉县六户镇统战委员王艳飞介绍。
如今在突泉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一”群众工作法从文化共享慢慢渗透至增收共富、环境整治、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铺展开来,滋润着百姓的幸福生活。
今年以来,突泉县18个试点村按照“五个一”群众工作法要求,结合各村实际,积极开展“庆丰收 迎国庆”文艺巡演、庭院经济经验交流会、普法宣传讲座、矛盾纠纷入户排查、“同心迎国庆·健步新征程”千人健步走、党员“讲讲合发村悠久历史”等活动470余场次,3.7万名各族群众主动参与。突泉县还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培育文明乡风的目标,学习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作经验,创新实施了积分制、红黑榜等工作机制。这些机制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道路维护,村屯环境整治,促自主增收、建美丽庭院等实践行动的积极性。
不仅在农村,在城镇社区,各族群众在“五个一”群众工作法的助推下,也开展了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彼此的关系更加亲密。
“毡房额吉暖三春,千里草原歌母亲;民族交融情似海,血脉中华一家人……”日前,在突泉县振兴社区的会议室里,宣讲员正生动讲述着“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赢得了居民们的阵阵掌声。
从民族故事到理论政策、从法律法规到便民服务,突泉县党群服务中心立足群众需求,不断丰富宣讲载体,组织在职党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通过“小马扎学习圈”、主题党日、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理论宣讲的新声音带进基层,在润物细无声中引领群众、鼓舞群众。
突泉县党群服务中心还联合共建单位,以“邻里”身份参与到邻里文化大集活动中,在职党员、学生代表与辖区居民欢聚一堂,共享和谐氛围。“‘在职党员回居住地报到’工作中,突泉县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引导2883名报到的在职党员将自身所长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相融合,共同凝聚文明创建的合力。”突泉县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周丽坤说。
与此同时,突泉县7家县直部门先行先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坚定文化自信铸牢民族团结”创意剪纸、“救在身边 守护安全”主题活动、“一卡通”惠民惠农补贴发放宣传、“农民镜头里的大美突泉”手机摄影培训等各类活动152场次,1.5万名各族群众主动参与。
新时代新征程,在“五个一”群众工作法的持续实践下,突泉县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