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90后”女青年 生态养殖创业忙

工作中的梁晓萍。
  □本报记者  鲍庆胜  实习生  曲芊诺

  走进通辽市库伦旗北元宝山嘎查的内蒙古蒙态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黑猪养殖基地,只见圈舍内一头头黑猪憨态可掬。

  “女猪倌”梁晓萍拌料、喂食、打扫……动作麻利,这个出生于1998年的女孩管理着500余头黑猪。

  与传统猪舍相比,梁晓萍的猪舍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猪儿们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黑猪们在一张巨型“床垫”上满场奔跑、尽情撒欢,整个猪舍没有一点异味。

  “秘密就在猪的‘床垫’里。”梁晓萍笑着说。这个特别的“床垫”是梁晓萍与父亲共同研发改良的微生物发酵床,其中含有稻壳等成分,能够分解发酵黑猪的排泄物。“床垫”零排污、无异味、成本低,一次可用3年,用完后可作为有机肥,改善水土环境,不仅能让猪场增加额外收入,还实现了资源高利用、生态循环。

  “微生物发酵床厚80公分左右,底层温度可达60度,一间1200平方米的猪舍做这样的发酵床,成本在4万元左右,做好后不用铲粪、洗圈,可以有效减少人工作业。”梁晓萍自豪地说。

  5年前,正在上大学的梁晓萍,为了减轻家人负担,主动承担养猪任务,逐渐对养猪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学毕业后的她认为,农村也有青年创业就业的广阔空间,便直接走上了生态环保养猪之路。

  她不仅研发改良微生物发酵床技术改善环境,还给猪添加大部分的青贮、紫花苜蓿等草料,保证猪肉营养价值。梁晓萍说:“我们通过科学养殖,让每头生猪出栏周期在8个月以上但是成本还降低了。”

  “我们的猪远销辽宁、陕西、重庆、新疆等地。下一步,我们想发挥生态养殖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村民加入,共同增收致富。”梁晓萍信心满满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实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视界
   第07版:巾帼号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首府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助力“她”就业 出彩“巾帼红”
“90后”女青年 生态养殖创业忙
不让拐杖束缚 逐梦的脚步
“仁爱妈妈”刘玉敏:10多年用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