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做了战略部署。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如何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难题,全力打好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战,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近日,记者采访了清水河县委书记张科灵。
内蒙古日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清水河县如何破解经济体制改革难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科灵:加快破解经济体制改革堵点难点问题。我们聚焦解决产业体系优势不明显、园区规模效应不凸显等问题,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六大优势产业”总产值由2021年的125.35亿元突破至目前的228.48亿元,“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全面构建起以现代化工产业为主导、新材料产业为优势、新能源产业为特色、煤炭水泥物流等传统产业为支撑的“一主一优一特色多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本扭转“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下一步,我们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六大优势产业集群”集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推进高科技核心育种业和低空经济发展,全力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集中联合勘验机制,组织项目审批部门对重点项目进行一次性联合勘验并集中审批,推动审批时间由1个月缩短至3天以内。
内蒙古日报: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水河县如何破解文化体制改革难题,创作更多彰显北疆文化的精品力作,持续擦亮北疆文化品牌?
张科灵:加快破解文化体制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聚焦解决文旅产业发展层级低、文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健全完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建立“管委会+文旅公司”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全力打造以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国家5A级旅游区为引领的首府南部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充分发挥以“文体中心—体育公园—文博广场—文博巷—博物馆”为主的北疆文化轴带引领示范作用,《老牛坡》《汉鼎之光》等5部文艺作品入选全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工作机制,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文化旅游等主题,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作品。
■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内蒙古日报: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清水河县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
张科灵:加快破解社会体制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聚焦解决教育、医疗系统人才短缺、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与首师大教育集团合作办学、与呼市二中等区内外名校结对共建,引进教育教学人才61人,中考成绩达“一二附”分数线人数逐年递增。大力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入选全国基层卫生健康优秀案例,柔性引进区内外知名医院100多名医疗专家定期坐诊,县内就诊率由51%提升至92%。下一步,我们将高标准建设“校长、教师、教研员”三支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队伍水平。加快补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持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健康清水河”。
内蒙古日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清水河县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无废城市”建设新风尚,以点带面激活“绿色底色”?
张科灵:加快破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聚焦解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不充分等问题,健全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4个,完成灌木林平茬1.5万亩、退化草原修复1.5万亩、退化林修复0.2万亩。持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浑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记录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28种,维管植物349种,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增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林业碳汇交易机制改革,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序推进果品加工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转化。
内蒙古日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清水河县是如何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
张科灵:加快破解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聚焦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持续完善“四心一体”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实施“孝扶共助”“双扶一固”工程,1个基层党组织获评自治区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56个基层党组织获评市级坚强堡垒支部,老牛坡村入选中组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国典型案例,葆艳庄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人才工程,成功引进35名博士、207名硕士、1015名工业人才,培育2543名本土人才。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精简乡镇考核指标86%,精简村级组织依法履职事项到43项、协助事项到20项,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上。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农村党支部联建共建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中心村”与“空心村”资源联享、阵地联建、活动联办、服务联动。持续深化乡镇“一把手”与年轻干部“A+B传帮带”机制,健全完善“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落实“五大任务”中敢作敢为、善作善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柔性引进教育、医疗、工业、农林牧水等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