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赋能 巧解交通难题

  交通脉络如同城市的生命线,维系着百姓生活的日常运转。在包头市,说到校园周边交通状况的转变,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名字——左宏毅。包头交管支队科技大队大队长左宏毅在公安科技信息化战线默默深耕22载,用创新与实干为城市交通“疏堵破难”。

  时针拨回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技术防范专业的左宏毅,怀揣着满腔热忱投身公安工作。“同校师哥是我的引路人,在他的推荐下,我报考了安全技术防范专业,也爱上了这个专业。”左宏毅笑着说起自己与公安科技信息化的“缘分”。

  自2002年踏上科技信息化岗位,藏蓝色警服便成了左宏毅坚守初心的“战甲”,怀揣着对职业的挚爱与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使命感,他奋战在科技赋能警务的征程上,从初出茅庐的普通民警,到如今公安科技领域的行家里手,这一路的成长饱含着自己拼搏的汗水,更离不开党组织的悉心栽培。

  参加工作以来,左宏毅多次获得先进、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表彰奖励,还发表了多篇公安科技信息化专业论文,荣获全区公安科技创新三等奖2次、公安部“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优秀奖1次,还获评全区先进个人等殊荣。可他并未安于现状,目光始终紧盯百姓出行“痛点”,聚焦如何解决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这一全国性难题。

  以往,每到上下学时段,部分城区主干道附近的学校、幼儿园门口便是一片交通“重灾区”。车辆骤增、长时间滞留、交通拥堵、事故频发。传统管理手段,无论是有限停车资源调配,还是“即停即拍”处罚、专人疏导,都不能有效根治校门口顽疾。

  凭着一颗为民服务的滚烫初心、一股誓要打通交通梗阻的执着劲头、一种坚韧不拔的坚毅品格,左宏毅决心带领团队重点攻关这个课题。2021年,他集结大队精锐民辅警组成课题组,开启了漫长“蹲守”,精准“把脉问诊”校门口交通乱象、剖析成因。经细致勘察,课题组发现了问题症结:接送车位匮乏,车辆双排、多排乱停致拥堵;人流和车辆混合在一起,学生过街时车辆鲜有礼让,事故隐患高悬。

  如何“对症下药”?左宏毅积极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立足包头市实情,锚定“最小投入、最大效果”目标,从盘活资源、强化互动、更新管理观念多方破题,勾勒出“一点一策”限时停车管理模式蓝图。在具体执行中,设计停车规则、匹配时空算法、开发设备接口、对接抓拍数据与大屏显示……技术难题如“拦路虎”,让团队深陷瓶颈,“白加黑”成工作常态。

  “系统开发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例如同时将管理规则、违停提示和正确停车倒计时‘多个预案’在驾驶室显示屏上显示就是其中一个。大家都是头一次接触LED屏幕的显示控制,具体到分屏显示动画效果、控制屏幕字数、提高车牌投屏效率等问题,前后开发调试进行了很长时间,当时我们都快放弃了。但是左宏毅大队长一直鼓励我们,并且发挥他的专业优势和我们一起想解决办法,最终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科技大队网络中队中队长、课题组成员许壁坚说。面对研发瓶颈,左宏毅没有丝毫退缩,“咱们是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难题再硬,也抵不过咱们的决心!”那段日子,他与团队成员经常加班到深夜,交流技术细节,反复测试调整。历经近两年苦战,校园周边“一路一策”人车安全智能管控系统惊艳亮相。

  校门口大屏滚动播放停车规则要求,摄像头实时抓拍曝光违停、不礼让车辆;后台短信精准推送促离、抓拍提醒,与交警、保安、家长“四位一体”执勤默契配合,“空地联动”;车辆在校门口单排顺向靠右有序停放,斑马线前主动礼让、学生安全过街,校门口交通畅通有序,高峰拥堵迎刃而解。

  新管理模式从以往单纯的违停处罚转变为引导规范停车,通过大量进行提醒纠正,少量进行违法处罚,既满足了家长停车刚性需求,又保证了道路的顺畅通行,契合柔性执法要求,使执法冲突锐减,一线民警压力骤降。校园周边“一路一策”人车安全智能管控系统得到了学生、家长、校方、基层民警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学校与我们联合建立了停车时间微信联系群,学校老师和民警随时沟通,比如学校临时有家长会、运动会等特殊活动,校门口需要临时停放车辆,我们的系统能随时调整,按学校要求配置时间,保证车辆的正常停放。”许壁坚说,现在家长也达成了共识,培养起了“单排靠右顺向限时停车”的习惯,彻底解决了校门口拥堵问题。

  新模式的推广,得到了包头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党委的大力支持,现在已经从最初2所学校试点扩大到47所,并且又延伸到了医院、商圈等重点路段。

  位于包头市昆区的民族西路友谊大街至新光西路段,一直是昆区交管大队第八警务区民警们最头疼的路段。“民族西路周边有友谊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居民区及包钢三中等学校。交通高峰时,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违停车辆占满了至少两条行车道,整个路段处于瘫痪状态。”说起曾经辖区最难管理的路段,第八警务区民警孙鹏感触很深,“之前我们都是派出5名警力在这里巡逻,但是除了不停地劝离外,并没有特别有效的管理方式。那个时候我们几乎每天中午都不能吃饭,只能不停疏导交通。”自从实施了“一路一策”人车安全智能管控新模式,周边的车辆有序停放,这条远近闻名的“堵路”终于通了。

  “当看到这些成果时,我感到无比自豪。”左宏毅说,“我们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为了让道路更加顺畅,让出行更加便捷。”

  成效立竿见影,打通校门口、商圈堵点的路段,通行效率大幅度提升。百度地图数据为证:民族西路811米路段,高峰期通行时间从30分钟“腰斩”至15分钟;乌兰道1.9公里路段,由25分钟缩至15分钟;青山路6.3公里路段,更是从20分钟锐减到10分钟,城市堵点逐个打通,交通动脉愈发通畅。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攻克了本地交通顽疾,还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了范例。“单排靠右顺向限时停车”规则明晰了校门口,尤其机动车道高峰期的停车管理路径,是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的典范。《包头日报》、内蒙古微联盟等诸多媒体竞相报道,该模式荣获了全区公安厅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公安部基层技术革新优秀奖。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左宏毅说,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与包头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党委对科技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分不开。2024年9月,包头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牵头,联合科技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内蒙古率先建成并投入使用“智慧交通科创中心”,建立健全“支队牵头、单位进驻、项目牵引、协同孵化”的科技创新体系。截至目前,该中心在列的科研项目36个,已经建设完成项目10余个,多个项目已经转入成果孵化阶段。“科创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为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服务群众安全便利出行等方面提供了强大支撑。比如交通仿真3D模型为包头市黄河观凌、马拉松赛事等大型活动交通组织工作提供全景可视化支撑、车辆道路交通违法预警曝光技术精准管控每一辆在途违法车辆,助力包头市亡人交通事故数量不断下降……”每当谈起他熟悉的工作,左宏毅眼神中总是闪烁着自豪与热情的光芒。

  左宏毅和他的团队不仅专注于技术的应用,更致力于将科技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他们深知,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交通管理的现代化,为社会公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在他们的努力下,科技创新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服务群众日常的强大力量。2024年,在左宏毅的带领下,科技大队获得了包头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

  回望来路,左宏毅二十年如一日,砥砺坚守科技前沿,无私奉献、潜心钻研。在实验室挑灯夜战时,他思索的是民生所盼;在街头调试设备时,他守护的是城市安宁。他用智慧火种点燃公安交管现代化引擎,以辛勤汗水浇灌城市畅通之花,诠释着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成为百姓出行路上熠熠生辉的“护航者”,也为万千投身基层治理创新的奋斗者树立起精神标杆,激励更多人勇毅前行,续写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广告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出彩
   第08版:乌兰察布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法治
   第12版:公益广告
党建引领创建坚强堡垒 模范支部做优供电服务
开展消防演练 提高应变能力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保障口岸通关效能
数字赋能 构建养老服务保障网
点亮“青春有我”的璀璨灯火
以双色课堂为载体 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宣传工伤保险 保障劳动者权益
守正创新聚合力 智慧税务增质效
让宪法精神根植于每个人心底
推进涉外法治建设 助力企业出海扬帆
科技赋能 巧解交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