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农行内蒙古分行

金融赋能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农行阿拉善右旗支行客户经理在现场了解牧民草料储备情况。
农行土默特左旗支行客户经理上门提供金融服务。
农行鄂托克旗支行工作人员在企业了解收购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农行内蒙古分行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强化资金资源保障,积极助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截至10月末,全行乡村产业贷款余额932亿元,年增量173亿元。近期,辖内分支机构服务富民产业的生动实践,被主流媒体多次采访报道,现以专版集纳刊发。

  ◎内蒙古:扎根田间地头 “贷动”富民特色产业

  赶大集、开讲座、串门户……在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机构持续加强对“三农三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将加强金融供给作为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助力地方特色富民产业快速发展。

  加大金融供给 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

  今年夏季,阿拉善右旗由于高温少雨,干旱天气较多,导致当地一些农牧民需要更多资金购买饲草料。农行阿拉善右旗支行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及时下沉到各个养殖场与农牧民对接,积极帮助农牧民解决资金需求。

  例如,骆驼养殖户李文明就遇到了上述问题。除了想购买饲草料,李文明还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于是他向农行阿拉善右旗支行申请了28万元的“惠农e贷”。“多亏了农行的惠农贷款,我们及时购买了干青草、玉米,解决了骆驼养殖采购饲草料资金短缺难题,也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李文明说。

  据了解,2013年,农行为阿拉善右旗的农牧民投放了第一批惠农贷款,惠及了阿拉善右旗的养骆驼牧民600余户,贷款金额达6000余万元。李文明表示,当年他也是这批惠农贷款的申请者之一,有了这笔惠农贷款,及时解决了资金难题,并用这笔款项加固家里的棚圈,为骆驼填料加草。

  养驼大户巴特尔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2021年,巴特尔在40万元农行惠农贷款的支持下,建成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驼奶奶源基地。因为看好骆驼产业的发展前景,巴特尔今年又在农行申请了50万元“惠农e贷”,用于购买饲草料等。目前,巴特尔家养殖的骆驼超过300峰,一年产奶量160余吨。巴特尔在零售驼奶基础上,还与当地驼奶加工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骆驼养殖和驼奶销售让巴特尔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惠农e贷”是农行为农牧民量身打造的一款快捷高效的线上贷款产品。农牧民用手机即可完成贷款在线申请、还款操作。今年,农行阿拉善右旗支行客户经理主动对接40个嘎查村,开展惠农政策宣传、农户信息建档、核定授信额度等工作。驼产业已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紧扣县域乡村用户需求 特色产品精准助力

  近年来,农行内蒙古分行将农户贷款作为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粮农贷”“商户贷”“设施贷”“活畜流通e贷”等多样特色产品,精准助力地方特色富民产业快速发展。据农行内蒙古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耿思明介绍,截至10月末,该行涉农贷款增量227亿元。

  “能把葵花种得这么好,我想都不敢想!前几年,我们这里葵花种植人数少,于是我就尝试大规模种植葵花,但由于成本过高,资金不足,一直未能形成有效规模,是农行阿鲁科尔沁旗支行主动上门‘送贷’,帮我实实在在解决了难题。”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镇于家粉房村村民王洋说。

  今年10月份,面对粮食价格和产量低的问题,农行阿鲁科尔沁旗支行为王洋重新匹配信贷产品,为他办理了200万元“商户贷”,信贷额度的增加再一次为他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目前,王洋不仅从事粮食葵花种植、葵花收购以及葵花种子售卖等,还与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协议,为其提供瓜子原材料。

  技术信息不对称、资金限制等原因,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茹牧源养殖场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养殖场负责人范俊官说:“以前都是人工堆肥,污染环境,人工成本又高,想摆脱这个困境,必须提高科技水平。”为了实现智能生态养殖,养殖场急需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农行和林格尔县支行营业室主任杨日旺了解到上述情况后,为其匹配了“惠农e贷”,仅用4天时间,范俊官就收到了农行的29万元贷款。

  杨日旺表示,为了把工作开展起来,走得勤、访得深,让更多农民知道农行的金融服务就在身边,走访当地的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摸排经营情况、金融服务需求及贷款意愿,并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已经成为他工作的日常。同时,通过开展金融知识大讲堂、金融知识赶大集等,客户经理为在场的农牧民解答各类金融问题,介绍金融产品,演示如何使用手机银行各项功能等,让农牧民充分感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与温暖。“看到他们日子越过越好,我也很骄傲!”他说。

  范俊官表示,有了充足资金支持,养殖场顺利购置到种养一体化生态循环系统,智能化自动收集系统实现了有机肥干湿分离和集中发酵,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蔬菜生长需求,精准调节有机肥投放,解决了动物肥料全面利用问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蔬菜产量与质量。“这笔贷款帮我的养殖场实现了‘绿色养殖、绿色种植、绿色食品’一体化生态循环,这是我的梦想。”他说。

  “金融活,产业旺,乡村兴。未来,我行将继续拓展‘三农’领域,以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创新服务,促进农业增效,推动农民增收,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农行呼和浩特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孙昌利说。

  ◎呼和浩特:创新金融惠农服务 解锁兴产富民密码

  如何做好农村金融服务,一直是金融机构持续探索的课题。在呼和浩特市,农行紧扣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通过畅通融资渠道释放发展潜力,深化惠农服务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搭建金融互惠桥梁引燃消费动力,持续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解锁兴产富民密码。

  畅通融资渠道 释放发展潜力

  “我们现在不光是种植大户,更是精加工大户了!”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年年有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波兴奋地说。

  据了解,前段时间,该企业想购置一批葵花籽精加工设备,但由于缺少合适的抵押物,资金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农行土默特左旗支行客户经理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主动与担保机构合作,推出创新产品“蒙e担”,仅用一周时间就为这家公司发放了300万元贷款,帮助其完成了产业链升级。

  精加工后该企业葵花籽产品价值明显提高,“现在自家的葵花籽已经走出内蒙古,销往北京、辽宁、山东等地。”张波说。

  农行土默特左旗支行乡村振兴部负责人李敏认为,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提供好的金融服务,还要匹配“接地气”的产品。

  农行土默特左旗支行在“一村一品”示范村推广专项金融服务,重点支持土默特左旗只几梁村的向日葵、口肯板村的香瓜以及杨家堡村的青贮玉米等特色农产品,有力推进地方农业经营主体做好“土特产”大文章。2024年,该行累计投放“一村一品”领域贷款超2000万元。

  深化惠农服务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金融服务不仅为产业发展带来活力,还给农民生活带来了便利和经济效益。“现在是真方便了,银行都开到家门口了!”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大水圪洞村村支书任晓勇说:“农行的服务团队是我们这儿的熟客,他们的手机微信里加着上百个农户好友,很多已经成为老熟人了。”

  为减少农户的路途奔波,农行武川县支行金融服务队加大了驻村办公频率,携带移动PAD进村入户,提供开户、签约、转账、融资等“一揽子”服务,农户不出村,就可轻松实现收粮、售粮“秒结、秒办”。

  农行“惠农e贷”等拳头产品能够提升农户的获得感。尤其在耕种时节,农行武川县支行金融服务队积极走访农户,根据农户资金需求,匹配合适的信贷产品,解决农户资金难题。“30万元的额度几天就申请下来了,贷款随用随取很方便,来年想多尝试几个种植品种,也不愁资金不够了,日子更有盼头了。”武川县马铃薯种植户张成荣说。

  在托克托县狄士窑村某养殖场,远远就能听到养殖户狄志祥的牛棚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哞哞”声。“我们肉牛养殖场能有现在的规模来之不易,在最关键的时刻,农行为我提供了资金支持,现在的肉牛养殖已经走上正轨,目前增加到70头。”狄志祥说。今年他资金周转遇到问题,农行托克托县支行迅速为他提供30万元资金支持,帮助他再次打开销路。肉牛品质好,供不应求,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农行呼和浩特分行开展“整村推进”模式,了解农户资金需求,筑牢农村资金保障,激活村民发展动力,最大程度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投放“惠农e贷”近20亿元。

  搭建互惠桥梁 引燃消费动力

  助力消费升级既体现在贷款投放,也体现在百姓的衣食住行中。今年6月起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举办的芍药节上,1080余亩的芍药竞相绽放,吸引各地游客观光游览。期间,农行和林格尔县支行开展“花开和林 农行有优惠”系列活动,为游客提供多个消费场景优惠。“这趟旅程,欣赏了美景,门票、吃饭、住宿都享受到了7折优惠,下次一定要请父母来看看,他们肯定喜欢。”呼和浩特市居民张军说。

  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福利,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农行清水河县支行客户经理在进村入户走访中,为农户发放“惠享青城”系列活动宣传折页,耐心指导农户下载农行手机银行并切换至“乡村版”,提前领取优惠券,或者在支付时出示农行付款码,让农户们通过手机APP就能享受优惠。“农行活动的优惠力度真大。没想到看场电影也花不了多少钱,优惠活动可以帮俺们节省很多。而且我自己就能在手机上操作,方便又实惠。”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阳湾子村村民李凤桃高兴地说。

  农行呼和浩特分行已与呼和浩特市40家连锁商超、8家农贸市场建立智慧商圈合作,匹配专项资金推出“一折乘地铁、1元福利社、9元看电影、舌尖美味满100元立减30元”等活动,覆盖餐饮、影院等多个知名品牌,参与门店达80多家。

  “我行将通过专项贷款支持农产品品牌升级,以科技活动惠及乡村百姓,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注入更多金融能量。”农行呼和浩特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孙昌利说。

  ◎鄂尔多斯:全链条金融服务助力提升羊绒产业含“金”量

  羊绒素有“软黄金”之誉。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羊绒产业已成为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的主导产业。针对当地羊绒产业链经营主体需求,农行鄂尔多斯分行以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羊绒产业全链条金融服务,助力提升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含“金”量。

  授信服务“及时雨” 助力企业发展提速

  “我们集团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离不开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财务总监张晓慧说。

  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子公司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依托当地优质羊绒资源,强化数据驱动,建立了以养殖、繁育、科研、商品精准运营为核心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从牧场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不断调降有息负债,然而集团在农行的贷款却“不降反增”。农行鄂尔多斯天赋支行客户经理苗红说:“我们为企业一次性办理授信19亿元,进一步提高信贷资金调配的灵活性。”

  此外,针对企业融资需求,农行鄂尔多斯天赋支行以“统贷统还”融资模式为集团新增15亿元授信,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为了推动地方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羊绒质量,鄂尔多斯市制定出台了《鄂尔多斯阿尔巴斯绒山羊保护条例》等政策,市本级每年投入1.6亿元用于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

  鄂托克旗伊吉汗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原绒收购加工,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旗下“1436”羊绒品牌的主要供应商。公司总经理王润先说:“这几年,在政策引导下,牧户养殖阿尔巴斯绒山羊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在急需资金时,农行送来了‘及时雨’。”

  “除了好政策支持,金融活水也要精准滴灌,我们的客户经理定期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了解到这家企业遇到资金难题,我们第一时间制定了服务方案,为这家企业办理了18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农行鄂托克旗支行行长傲日格乐说。

  丰富产品  铺就致富“快车道”

  鄂尔多斯市高端羊绒制品的原材料,主要来自阿尔巴斯苏木。当地牧民以养殖阿尔巴斯绒山羊为主业。近年来,养羊规模持续扩大,当地牧民养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是,扩大养殖规模、进行良种培育,资金周转成了部分养殖户的难题。

  “惠农e贷”是农行为应对养殖户缺乏抵押、担保而推出的产品,单户最高授信可达200万元,3年授信期内资金可随借随还,减轻还款压力。

  “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啊,这几年靠养殖,我们家富起来了,卖羊绒一年能收入20多万元。”鄂托克旗牧民敖特根巴拉满脸喜悦。

  “‘惠农e贷’利率低,放款快,30万元贷款2天就办下来了,农行帮了大忙!”敖特根巴拉对农行的服务赞不绝口。  

  傲日格乐说:“通过调查,工作人员发现除了有好的金融产品支撑,还要有科技持续赋能,深入农牧户,真正做到让金融活水流到田间地头。到11月末,农行鄂托克旗支行农户贷款余额6.3亿元。其中,投放绒山羊产业贷款5.17亿元,惠及养殖户1900多户。”

  “下一步,我们将和普惠金融事业部共同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做好企业、养殖户金融服务,更加关注羊绒产业众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着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服务覆盖面。”农行鄂尔多斯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负责人王飞说。

  (本版图片由农行内蒙古分行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实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第05版:聚焦两件大事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第06版:实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民生
金融赋能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