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呼和浩特市在科技创新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992.43亿元,较2021年增长25.6%;有研发投入的规上工业企业197家,较2021年增长103%;促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1.5亿元,较2021年增长38%,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达128.4亿元,较2021年增长137%;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2家,较2021年分别增长44%、2.7倍,均居全区首位。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呼和浩特市坚定不移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决心与底气。自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步伐,围绕两件大事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任务,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加速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核心技术向“新”突破
走进内蒙古大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精密设备高速运转,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准操控着工艺管道阀门。其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北京平谷、张家口康保县的3个生物制品原辅材料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线全力运作,动物血清制品、去纤维蛋白小牛血、培养基、肺灌洗液等新产品不断问世,拓宽了产品应用领域。大溪生物依托本地畜牧优势,实现了从源头到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年销动物血液制品100吨、牛肺灌洗液28万升,并获新生牛血清生产企业达标认证。
呼和浩特市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核心技术突破更是关键。为此,该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年增20%,还设立首家科技金融工作站,推出13款产品、投放13亿贷款,发起2亿颠覆性技术基金,助力高科技企业成长。同时,培育了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与技术经理人,机构从2021年的5家增至37家,经理人增至1700名,增长28倍,为高科技产业成果转化筑牢根基。
在科技“突围”征程中,呼和浩特市多点开花。成功争取大科学装置、乳业、乳酸菌3个点位纳入自治区“突围”工程,部署市级科技“突围”项目15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世界最大空天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开工,国内首个自主产权奶牛“育种一号芯片”“苜蓿液相育种芯片”研发成功,还成功研制新材料尼龙46核心单体,落成投产自治区首条本土信创品牌计算机产线,建成全国首条mRNA动物疫苗生产线。此外,转化颠覆性技术9项,孵化6家科技型企业,新落地高新技术项目962项,新注册科技型企业6441家,形成了“落地一家科技企业、打造一个先进技术应用场景”的模式。
平台建设向“高”攀升
科技创新平台是优质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呼和浩特市的科技创新平台兼具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的双重“身份”。
以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其凭借“益生菌靶向筛选与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在行业内独领风骚,荣获2024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该中心推出高活性益生菌产品,创新包埋菌种检测方法,推动国产菌种在乳制品领域广泛应用,已斩获多项专利,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下转第4版 ■上接第2版 同时,乳业国创中心以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与123家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成功孵化出10项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并全部实现产业化落地。
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一区七中心”建设,成果丰硕。呼包鄂国家自创区加速推进,金山高新区排名稳步提升,“蒙科聚”平台建成投用,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落成,和林格尔县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首次开展“功能型乳制品创制与产业化示范”国家科技项目,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的两个苜蓿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动物疫苗技术中心晋升“国家队”。此外,交能融合、工业软件、益生菌技术创新中心以及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四家研发机构实现实体化运作,多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各旗县区、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基地不断涌现,核心育种、北斗产业、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蓬勃发展。目前,呼和浩特市已构建起涵盖多个层级的900余个创新平台,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593家,较2021年增长56%,形成了全面覆盖、层次分明的创新平台网络体系,为城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集聚资源向“合”共赢
呼和浩特市积极响应京蒙协作号召,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倍增计划”,通过与北京市海淀区签订“两小时创新圈”合作备忘录,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平台,成功落地“京数蒙算”智算产业园等示范性项目,并建立人才科创飞地,吸引北京高端人才与科创项目入驻,形成京蒙创新合作生态。此外,呼和浩特市企业还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北京地区的创新主体展开合作,累计合作项目超过50项。目前,该市科技“朋友圈”显著扩容,新增13家院士和专家工作站,聚引39位两院院士、216个高层次团队,并与131家区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龙头企业海外研发中心增至15家。
在央地协同方面,呼和浩特市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呼和浩特研究中心,聚焦前沿技术,促进颠覆性技术项目成果落地。同时,联合2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及高校,共建乳业、草业、动物疫苗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的运营,也助力了该市的数字化转型。
在平台建设方面,呼和浩特市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如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已孵化52家企业。围绕重点产业,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系,并与多位院士团队合作,推进关键领域突破,和林格尔新区还推进与黄维院士团队共建柔性电子未来产业园。
呼和浩特市正以向“新”为突破,向“高”为引领,向“合”为共赢,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致力于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科创平台新高地、科技资源集聚地,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