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首过去的2024年,乌海走过的每一寸光阴都深深镌刻着火热的奋斗印记。翻开2025年的崭新篇章,拼搏的脚步依旧铿锵有力,刚刚闭幕的乌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为新一年的工作擘画了新的蓝图,指明了新的奋进方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乌海市将按照“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的工作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干字当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上求突破、作示范,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
2025年的工作具体做什么、怎么做,乌海全市上下有着清晰的思路、满满的信心、十足的干劲: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坚持各方面工作同时发力,抓好10项重点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实打实干,把2025年作为攻坚突破年,持续深化落实“五大任务”“六个工程”和“六个行动”,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硬仗,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市各方面工作整体提升。
拼经济稳增长 巩固向好势头
新的一年,乌海市将落实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压茬策划推进几批大项目好项目真项目。实打实推动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快投产,给每个项目排出时间表、路线图,迅速跑起来、动起来、干起来。大抓招商引资,发挥民间投资拉动力,确保引进到位资金146亿元以上。
紧盯213家规上企业,主动上手,一企一策,解决好融资难、用工难等突出问题,推动竣工企业达产、在产企业稳产、停产企业复产,有效释放产能。通过提速审批、清理欠款、公平对待、支持创新和规范执法,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
治环境优生态 筑牢发展根基
新的一年,乌海市将严格落实属地和部门责任,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以高压态势倒逼企业落实环保要求,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以乌海湖淤积泥沙资源化利用和矿区治理一体化项目为切入点,统筹“五区一河”(城区、园区、矿区、农区、湖区和黄河干支流)治理,加强扬尘污染、挥发性有机物、异味问题源头防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推动治标向治本转变,全方位打造美丽乌海。
建立投资项目环评管理台账,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从源头上把好守护生态的第一道关卡。
调结构提质效 加快产业转型
新的一年,乌海市将瞄准新质生产力,锁定特色赛道,深耕细分领域,加快建立与市情特点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完成矿权、洗煤、焦化整合重组,倒逼以煤炭为主的传统产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煤基新材料产业将以BDO产能为基础,向上下游拓展延伸,抓好催化剂国产替代和可降解塑料规模化生产项目落地,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将主攻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等装备制造,引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
以数智化转型为先导,吸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等业态在中心城区集聚发展。持续释放“两新”政策效应,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暖。
抓好高标准农田管护,深耕葡萄特色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带动农区居民增收、乡村全面振兴。
抓统筹促集约 做实要素保障
新的一年,乌海市将牢固树立节约集约意识,统筹用好土地、水、绿电等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中,向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
实施“低效工业用地”三年治理行动,加快新增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切实提高用地效率。积极扩大增量,一手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一手抓好矿区周边生态修复土地置换指标,有效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让有限土地产出更大效益。
大力实施节水行动,巩固拓展水预算管理改革成果,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创建节水型企业、园区和社区。开展跨区域、跨行业水权交易,盘活取用水指标存量,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水平,让有限的水资源活起来、动起来。
率先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加强与相关央企、区属国企合作,统筹实施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建设,加快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技术应用,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提升调峰能力,有效扩大绿电消纳规模,在全区率先建成稳定可靠、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
推进园区焕新提质,聚焦产业链拓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增强综合承载力。深入推进“腾笼换鸟”,清理闲置低效企业,腾出有效发展空间。健全以亩均效益为主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提高发展含金量。
推改革谋创新 释放发展活力
新的一年,乌海市将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水权、用能等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探索“城区科技园+周边工业园”、在一线城市设立反向“科创飞地”等新模式。聚焦中试和转化利用环节,用好“科技兴蒙”资金,有针对性引进科研项目和人才技术。以智慧城市、智慧矿山、智慧旅游、智能工厂为载体,全域化打造新技术应用场景,吸引科技型企业落户乌海。
灵活采取多种引进方式,完善落实对各类人才的待遇、礼遇政策,确保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优化职业学院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高校毕业生留乌工程。
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个项目一张路线图、一家企业一个服务管家”集成改革,高效整合流程,打通数据壁垒,提供更加精细精准的服务,让企业和群众真正满意,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
谋协同促融合 扩大开放合作
新的一年,乌海市将实施区域合作深化行动,重点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充分发挥乌海市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主动为周边园区企业和就业人群服务,通过交通互联、设施互通、资格互认,为他们到城区居住、消费、就医、就学提供便利条件。
协同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完善信息互通、执法联动机制,增强治理合力。探索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建绿色能源生产消纳基地、BDO及可降解材料生产应用基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
积极参与京蒙协作,抓紧申请加入相关协作机制,主动对接“六个倍增计划”和“四项行动”,持续加强与北京相关区的沟通联系,围绕教育医疗、科技创新、文旅服务等领域,找准工作切入点,尽快形成一批实质性合作成果。
充分发挥涉煤产业基础好的优势,畅通蒙煤、疆煤入乌通道,完善“口岸+腹地”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建设自治区西部配煤中心,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水平。培育外向型产业,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推动优质企业“走出去”,为区域发展增添动力。
深挖掘广宣传 打响文化品牌
新的一年,乌海市将深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与移民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间融合共生的实践特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构建乌海北疆文化传承弘扬体系。
讲好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乌海故事,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展示乌海形象的精品力作,提高城市美誉度、影响力。
加快推进“环乌海湖”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文旅综合体,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深化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丰富游玩场景和体验内容,推动“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过境游”向“深度游”升级。
强功能提品质 建设精品城市
新的一年,乌海市将补齐功能短板,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抓好高铁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供水质量提升等重点工程,加快供热、给排水、雨污分流等市政管网更新改造,让城市更加宜居、更有韧性。推动包银高铁乌海段按计划通车,调整优化通往一、二线城市航线,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为城市发展“舒筋活络”。
坚持规划先行、节约集约、适度超前,高标准推进滨河二期建设,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精心做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营造干净整洁、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城市形象。
依托城市大脑,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广泛应用,实现“一网统管”。提升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品质,推动圈圈相连、功能互补,打通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办实事解难题 提高幸福指数
人民幸福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新的一年,乌海市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暖民心的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健全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让群众知道哪里招工、企业知道到哪找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前对接供需,开展订单式培养,让学生毕业即就业。鼓励引导园区企业多在本地“招兵买马”,培育更多中小微企业,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有效增加就业供给。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创造条件引进优秀教师、留住优质生源,深化与发达地区名校合作,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格局。结合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积极对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医疗人才梯队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专科,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以“一老一小”服务为重点,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高龄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让养老、托育服务更加便利可及。
保安全护稳定 建设平安乌海
新的一年,乌海市将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实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理顺工业园区安全监管体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抓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和信访积案包联化解,深化信访代办服务,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025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让美好愿景变为幸福实景关键靠行动、关键在落实,锚定各项发展目标,乌海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