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潮生活 活力涌动

●青言青语

  □本报记者  孙柳

  今年元旦,呼和浩特大召广场人潮涌动,年轻人穿着汉服、马面裙等中国传统服饰打卡拍照,“花式”奔赴新年第一天。

  去年,《黑神话:悟空》作为中国首款3A游戏正式亮相。游戏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同时,一处处古香古色的取景地也迎来了“泼天的流量”。

  一到假期,年轻人便如“赴约”般,一头钻进博物院馆里。跟着小红书“打卡”博物馆,和文物进行一场跨时空对话,已成为当代青年度假常态。

  传统文化焕发生命力,当代青年过上了国潮生活。脚下这片兼具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和国际视野的土壤,孕育出文化自信,让“国潮一代”昂首向前,大放异彩。

  文化建设为国潮热筑基

  过去一年,青年夜校在青年群体中爆火,“夜校热”从城市蔓延到乡镇。其中,关于非遗技艺、传统文化的体验课越来越流行。

  2024年12月26日傍晚,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河街道新悦社区里传来阵阵讲课声:“掐丝珐琅是一种特殊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课堂上,老师围绕掐丝珐琅,讲解着它的历史、技艺、艺术价值等,台下的青年一边听,一边按照老师的指导动手实践。

  而在兴安盟,第三期青年夜校课堂则以剪纸创作为主题。课堂上,自治区级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赵日霞从构图、轮廓剪法、细节处理等方面,详细讲解剪纸要领和技巧。美丽的蝴蝶、活灵活现的生肖、饱满的石榴……学员们边学边剪,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从学员手中诞生。

  2024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团委推动全区各地高质量开办青年夜校。各地聚焦青年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开设“点单式”课程。在青年对传统文化强烈的呼声中,各地青年夜校纷纷开设包含非遗传习等国潮元素的精品课程,深受大家青睐的中国舞、剪纸等课程一经上架,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我抢到了乌海团委青年夜校的中国舞学习课,在舞蹈的律动中我领略了中国舞蹈的独特魅力。这堂课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保持专注和耐心,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学员刘雨晴说。

  除了颇具特色的非遗夜校课程,各地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方式,依托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社区等阵地,结合自身文化底蕴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蒙古博物院在2024年年末推出“跨年夜未央”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剧本研学游、美育课堂等社会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让年轻人以全新视角拥抱传统文化;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带着皮影、布贴画等多项非遗走进大学校园,为学生们打造“身边”的非遗文化站;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师大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非遗主题活动,让邻里乡亲一睹国潮风采……

  精彩纷呈的活动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走近青年,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才华。

  审美觉醒让文化影响更远

  放眼今日,“文博热”持续、“文创风”劲吹、国潮正当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翻开崭新篇章。但溯其源泉,国风“潮”起来,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审美觉醒。

  2023年8月,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的演员们来到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为内蒙古观众带来经典京剧《穆桂英挂帅》。剧院三层看台座无虚席,观众的掌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出由“老”流派带来的“老”戏剧,观众中却有一半的年轻人。

  “现在我们戏迷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不仅爱听戏,还会自己学唱戏,能感觉到他们对戏剧的热爱。”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兰芳)派青衣胡文阁说。

  感受到新一代观众对传统戏剧高涨的热情,内蒙古推出“国家艺术基金·戏曲北疆行”优秀剧目展演活动,邀请全国各大院团来内蒙古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带来的《女驸马》、北京京剧院携手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演绎的京剧《望江亭》、唐山评剧院带来的经典评剧《花为媒》……一出出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剧目,让年轻戏迷直呼过瘾。

  “最初看戏是陪奶奶看,看着看着自己入迷了。演员们有韵味的唱腔、流畅的打戏,还有精美的舞台设计,都让我非常喜爱。希望有机会可以学唱戏,当传统戏剧的传播者。”“95后”观众丁琪说。

  如今,“簪花+汉服”从小众穿搭成为景区标配,“传统+流行”混搭的音乐模式从冷门到霸榜音乐榜单,其背后是无数有想法、有创意,又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的青年的助推。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国潮青年,在积极打造融合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的文化产品,以青年之力创造一种全新的审美趋势。

  最近,“90后”文化类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在沉寂3年后,再度回到观众视野。在更迭飞快的网络时代,李子柒却仍然热度不减,评论区充满了“好久不见”“终于等到你”等评语。

  “李子柒镜头中呈现的传统文化,更符合年轻人审美,还原了年轻人最想看到的‘新中式’。”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敖其说,“在她的视频中,从传统美食制作到古老手工艺展示,这个年轻女孩把非遗文化玩出了新花样。”

  当代青年,是传统文化的热爱者,更是传播者、建设者、创造者。富有热情和创造力的他们,正在不断打破传统与现代的壁垒,用自己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更深远。

  新技术丰富国潮新体验

  借助数字照扫、物理渲染,敦煌藏经洞室藏6万多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被搬到展览现场;在四川三星堆,数字文物修复等跨学科交叉融合新手段,在解码文物信息和开展文物修复上大显身手;内蒙古博物院的线上云展中,虚拟数智人精彩亮相,让观众沉浸式享受文化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文化有了更多的传播载体,文化的数字化不断激励着年轻人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除了传统的京剧、茶叶等文化产品,国潮热已逐渐扩展到网游、影视等数字领域。同时,关注精神价值、喜欢表达的年轻人,也更擅长使用社交媒体等分享推荐国潮产品。国潮的发展机遇在线上,年轻人社交消费的主要阵地在线上,二者的“相遇”,为国潮发展创建了肥沃土壤。

  如今,数字化平台已是助力国潮产品“出圈”的关键渠道。纪录片《非遗里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家喻户晓;舞剧《只此青绿》、舞蹈《唐宫夜宴》等国风类表演频获点赞,通过数字化平台,国潮产品从网红走向长红,年轻人也更广泛、更深刻地与国风相拥,文化数字化拓展了原本专属于线下的国潮体验。

  定时公益直播教中国画的退休老教授、通过网络视频分享传统非遗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线上讲述茶道香道的国学爱好者……网络成了手艺人传播传统的重要渠道,让他们在线上吃上了“手艺饭”。同时,这些面向大众的课程,也前所未有地降低了年轻人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门槛,让他们的国潮体验越来越丰富。

  技术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其不断焕新,与人们的距离不断拉近,持续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

  国潮对青年群体的影响是全方位、多领域的。一件衣裳、一部电影、一个游戏、一部舞剧……这些流淌于日常生活的“涓涓细流”,都来自于传统文化这条宽广的河流。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青年过上国潮生活,不仅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滋养,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锡林郭勒
国潮生活 活力涌动
致读者
青言青语
国潮青年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