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守护舌尖上的“年味儿”

  □本报记者  韩雪茹

  寒冬腊月,室外寒风瑟瑟,但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塔利村的草莓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一波波休闲采摘的顾客接踵而来。

  在种植户程永强的草莓采摘园里,刚刚采摘的草莓色泽明艳、香味扑鼻。“咱先别着急吃,不管是顾客采摘走的草莓还是运往市场销售的草莓,出园前都得贴上承诺达标合格证。”程永强说。

  这张小小的合格证既是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也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入场券”,更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名片”。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2024年,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生产主体总数达到1965家,占应落实主体的100%。推动各类主体开具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15.8万张,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者主体责任压得更实。

  程永强说:“使用承诺达标合格证,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自我监督,同时对产品也是一种宣传推广。尤其过年过节,人们走亲访友拿点草莓,更要求把这个合格证贴到上面,能体现出我们的产品质量有保证。”

  春节渐近,农畜产品进入消费旺季。为进一步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春节期间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区各地农牧部门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类巡查检查力度,持续开展春节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连日来,自治区农牧厅组织检查组走进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美通农贸市场等多个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对屠宰检疫、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等工作开展详细检查,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主体落实质量控制要求,做好农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确保农畜产品安全上市。

  同样的场景在全区各地持续上演——

  包头市农牧局已组织开展春节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94次,累计抽检农畜产品350批次,例行监测240批次,覆盖猪肉、牛羊肉、鸡蛋、草莓及“三品一标”农产品等农畜产品。

  在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有序开展。重点检查生产经营主体种植养殖档案、投入品进货台账、农兽药使用记录、生产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相关内容,从生产源头上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乌兰察布市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市县联动等方式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养殖企业(合作社)、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反季节水果采摘园和畜禽屠宰企业共85家。同时组织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向生产主体发放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明白纸等宣传册1500余份。

  据了解,自治区农牧厅将继续加大风险排查力度,摸清春节期间农畜产品生产上市情况,对重点农畜产品开展飞行检查。同时,强化日常监管,对重点品类开展速测筛查,督促生产主体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为消费者选购年货保驾护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召开第49次主任会议
守护舌尖上的“年味儿”
交通运输部门强化恶劣天气应急处置
大漠戈壁砺精兵
内蒙古开启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动
呼和浩特开展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推介活动
逐梦传媒 “双向奔赴”
从童谣中感悟国通语的魅力
年货市场供销两旺
内蒙古17个试点旗县草畜平衡指数全部降至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