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废水”成“肥水” 乡村更宜居

  □本报记者  帅政

  春节假期,走进通辽市库伦旗先进苏木,只见一排排红灯笼高高悬挂,街道干净整洁,人居环境提升不少。

  近年来,当地全力推进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工作,使农村生活污水做到统一收集、二次利用。孤家子嘎查是先进苏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工程点之一。以前在村民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生活污水,如今建好三个蓄水池及配套管网后,村里的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环境焕然一新。

  “这个项目确实好。以前都是提桶去外面倒污水,现在通过污水池直接进入下水道。夏天还能浇花浇地,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先进苏木孤家子嘎查村民郭俊娟高兴地说。

  在郭俊娟家房屋后,安装的是由蓄水池+净化槽+太阳能板自动抽水装置组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房前屋后的土地,就近集中收集生活污水,引入蓄水池。经过层层过滤,使排放水变为灌溉用水,将农村厕改与污水治理相结合,实现“废水”变“肥水”。截至2024年底,全苏木16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净水率达到80%。

  “我们2023年实施的到户式污水处理项目,截至2024年底已经全部施工完毕,涉及1655户,现在全部投入使用。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一方面能够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够改善水体环境,为先进苏木的生态环境打好基础。”先进苏木政府副苏木达刘航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理应如此
   第08版:社会
   第09版:悦读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公益广告
我区去年完成草原 有害生物防治5098.39万亩
春节氛围俭而不“减”
“环保管家”用上新“武器”
内蒙古基本形成水土 保持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荒滩变绿地 群众得实惠
嘎仙沟的护林人
内蒙古出台实施办法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
“废水”成“肥水” 乡村更宜居
加强巡护 定点“投喂”
《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 为沙化草原修复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