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准格尔旗

“银龄学堂”共绘多彩夕阳红

  □本报记者  郝雪莲  实习生  韩美荣

  2月22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蓝天街道迎来老年大学声乐班汇报演出专场。老年大学的5支队伍、200名学员在动感的旋律中绽放活力,合唱、舞蹈、旗袍、器乐演奏、漫瀚调、健身操等节目,洋溢着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为充分挖掘辖区“银龄族”的专长,引导更多的老年群体尽享晚年幸福生活,蓝天街道针对老年人群的爱好、兴趣与需求,开设了“银龄学堂”和老年大学,孵化了漫瀚调、民乐、舞蹈等文艺团队12支,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空虚。

  老友相聚,新友相识。在蓝天街道“银龄学堂”里,尽管室外春寒料峭,场馆排练厅内却“热辣滚烫”,老朋友带着一周的期待和想念,新朋友怀揣着好奇与热情纷至沓来,热情饱满的排练气氛瞬间高涨起来。

  “哎,都老夫老妻了,秀啥恩爱,今天我们来相会,乐哉!我们中最小的六十三,心心相印的老夫妻走上台,感动了无数人……”排练小品的老人也早早来到排练厅,声情并茂地为大家现场表演。

  “白天唱唱跳跳,晚上睡个好觉。”年近八旬的赵成时老人,用这句话概括了在老年大学的日常生活。

  “我参加老年大学有一年多了,最喜欢的就是声乐课。”75岁的刘兰英是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唱起歌来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集体学习让我们从孤单变得活跃,丰富了我们的晚年生活。”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每周四上午8点半,在蓝天街道声乐班教室里,都会传来朗朗的歌声,70余名老年学员在公益讲师的指导下,齐声合唱着。此外,还有漫瀚调、民俗乐器、旗袍、舞蹈等文艺团队轮番排练,不仅充实了老人们的闲暇时光,也圆了他们年轻时的艺术梦。

  街道搭台、资源融合、老年受益。随着“银龄学堂”的不断壮大,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更加丰富。折扇舞韵、时装走秀、团扇伞、旗袍秀、健身操、手花舞等40多个自编自导的精彩节目,展示了老人们积极向上、乐享晚年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教学非常新颖,没想到退休生活会如此丰富,希望‘银龄学堂’越办越红火。”声乐班负责人崔磊说。

  室内场地有限,社区就利用辖区广场、休闲空地等室外场地开展秧歌、舞蹈、太极拳等室外教学。每周三在友谊公园,76岁的王玉芬老师亲自指导,在古韵柔和的音乐中,带领太极队的60多名老人整齐列队排练。大家手持红色太极扇,个个神采飞扬,落落大方,手中的太极扇时而开合抖动,时而上下翻转,如彩蝶飞舞。柔和、缓慢、轻灵的太极拳不仅吸引了路人的驻足观看,更是在全市的“银龄暖城新时代 强健身心展风采”健身赛中荣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目前,除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政治生活馆、共享共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现有活动场所外,各社区至少已建成1处老年教育主阵地,并支持独立开设或就近社区联合开办‘银龄学堂’,营造关爱、尊重老年人的良好氛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蓝天街道党工委书记、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贾英俊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界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评论
   第08版:旗县融媒
助力求职者好就业就好业
让住房困难群体实现“安居梦”
鲜食糯玉米闯入国际市场
春风送岗惠民生
尽享冰钓乐趣
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
“麻豆腐”引来八方客
零工市场搭建就业桥梁
“银龄学堂”共绘多彩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