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大兴安岭矿业科学研究基地成立

  本报呼伦贝尔3月11日电  (记者  刘玉荣)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内蒙古森工集团三方合作成立大兴安岭矿业科学研究基地,旨在响应国家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充分发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中央—地方—企业多单位合作,创新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实现大兴安岭中北段地区找矿重大突破。

  基地建成后,将深入研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多金属成矿规律,完善预测评价技术,支撑找矿靶区优选;创新成矿理论,构建找矿模型,有效指导矿床勘查工作;突破火山岩地区、森林覆盖区找矿方法技术瓶颈,开展勘查技术示范,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开展多类资源赋存规律调查,破解综合利用技术难题,突破矿业与林业发展政策瓶颈,打造绿色矿业示范样本;联合申请重大科研项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立“央地企+产学研”深度合作示范平台。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地构造属额尔古纳地块和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的北部,是古亚洲成矿域和滨西太平洋成矿域的叠加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内的两个重要成矿带——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及得尔布干成矿带,与内蒙古森工集团施业区高度重叠,铁、铅、锌、钼、铜、金、银等多种矿产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形成了多点富集的态势。其中有色金属矿产为林区优势矿产,尤其是铅、锌、钼矿产位居呼伦贝尔市前列,总体呈共伴生矿多的特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25年全国两会 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2025年全国两会 要闻
   第05版:2025年全国两会 要闻
   第06版:2025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7版:评论
   第08版:科技
呼和浩特工业领域“绿”意浓
内蒙古谋划2025年和“十五五”重大水利项目
内蒙古医保支付管理实行“驾照式记分”
|两会·镜头|
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医院开工建设
“科技+人才”双驱动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乘“智”而上推动矿业转型升级
大兴安岭矿业科学研究基地成立
学前助教平台提升儿童国通语水平
巴彦淖尔优质农畜产品畅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