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信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扎实开展“2025春天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优化信贷审批机制,开辟绿色办贷通道,强化流动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春耕备耕融资需求,切实保障农需、纾解农忧,推动金融活水润泽北疆沃土。今年以来,全区农信社已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51亿元,惠及11万农牧民。
聚焦重点区域强化信贷投放
内蒙古农信围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点加大我区产粮大县和粮油生产旗县信贷支持力度,优先保障春耕备耕金融服务,不断拓宽涉农服务覆盖面,为“中国碗”装更多“塞外粮”贡献力量。
赤峰市宁城县是国家级产粮大县,保障农资供应十分重要。随着县里粮食种植面积逐年提升,农户对肥料和种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杜金生经营的农资店亟需扩大规模、提前囤货,但大量进货和租用仓库面临50多万元资金缺口。
内蒙古农信客户经理在下乡走访过程中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倾斜信贷政策,简化办理流程,充分运用新推出的小额贷款无纸化办贷模式,从申请到授信仅用不到40分钟,50万元“兴商贷”便成功到账。收到贷款的杜金生激动地说:“农商银行真是帮了大忙,这下不怕春耕断货了。”
强化粮食生产全链条金融服务
内蒙古农信不断延伸农牧业金融服务触角,聚焦粮食籽种、加工、收储、流通等全产业链,精准对接链上各种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特点、金融服务需求,量身制定服务方案,切实提高粮食安全领域信贷支持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内蒙古农信下辖机构加强与开鲁县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产业协会合作,面向农牧业经营主体,专门推出涉农经营用途贷款,用于农资购买、农资经销、土地托管、农机作业等,年利率较普通涉农贷款利率下降360BP,最高授信额度由1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覆盖“耕、种、管、收、储、销”全链条需求。
在开鲁县小街基镇,种植户赵青这几年靠种植玉米增加了收入,今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需要配套购买一台先进农机装备,但资金短缺让他望而却步。内蒙古农信客户经理在“2025春天行动”中得知后,立即启动春耕备耕专项服务机制,迅速发放贷款,帮助赵青购回农机装备。“真没想到贷款这么快,从申请到放款当天完成。今年,我这800亩地有保障了。”站在崭新的红色拖拉机旁,赵青难掩激动。
助力设施农业蓬勃发展
内蒙古农信紧盯设施农业发展,创新设施农业信贷服务模式,围绕合作社、产业园区和种植大户生产需求,下沉服务重心,加大对经济作物高效种植、集约化育苗等支持力度,有力助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我们从开始简单的瓜果种植到后期的瓜果育苗,再到现在的规模化种植,每一步都有信用社的陪伴。”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隆盛合镇的茂欣农牧业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感激地说。
王先生在内蒙古农信最初3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中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今年,王先生计划再扩建大棚、改良设备,但存在部分资金缺口。内蒙古农信在普惠大走访中了解情况后,及时对接需求,优化担保条件,建立绿色通道,为其追加授信额度40万元。“有了这笔钱改造升级大棚,就能边育苗边种早熟香瓜,效益会更好。”王先生信心满满。
一直以来,内蒙古农信就像农牧民身边的金融伙伴一样,哪家哪户有困难缺资金,哪行哪业扩生产缺资金,总能在顷刻间送去信贷“及时雨”,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融资难题,帮助农牧民快速走上致富路。
春耕备耕忙,不误好时光。内蒙古农信将始终坚持深耕本土、支农支小,持续深化普惠金融,以更精准的政策举措、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春耕备耕施足“金融底肥”,在北疆大地上描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刘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