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是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内蒙古积极探索,通过“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新路径,成效显著。
“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宛如一位 “科技红娘”,致力于打破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壁垒。以“煤基固废低碳利用与高值材料制备技术”为例,这一由内蒙古工业大学张永锋团队潜心研究数年的成果,借助“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迅速与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该成果成功解决了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产业中煤基固体废物处理难题,转化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29亿元。这一案例充分彰显了“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在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方面的强大驱动力。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自治区科技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行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工作指引》。这一举措极具创新性,允许区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企业使用,待企业满意后再支付费用。许可双方可约定采用“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许可费”等灵活方式,支付时间也充分考虑企业实际,至少在许可合同生效1年(含)或被许可方基于此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或提供服务产生收入之后。并且,试点单位通过“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发布“先使用后付费”成果,企业可在该平台便捷承接。同时,平台还配套了补贴机制,根据技术许可成交量、成交金额等实际情况,对合同许可方(专利权人)、承接方以及担保方给予相应补贴,极大地激发了各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此外,“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积极创新模式,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及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设立“‘蒙科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站”。这些服务站依托平台的科创资源聚合作用和专业团队,在科技成果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调研推广等方面发力,为高校院所成果走向市场开通了便捷“直通车”。它们如同纽带,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助力科研人员构建商业认知体系,运用市场思维解决成果转化中的瓶颈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的一系列举措,从政策引导到服务支撑,从模式创新到资源整合,全方位为科技成果转化架桥铺路。通过该平台,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得以加速走向市场,企业也能更便捷地获取先进技术,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相信在“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的持续推动下,内蒙古将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潜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