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苏尼特草原,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生产建设的热潮正在全面掀起。草原深处,牧民们与时间赛跑,多渠道增收致富;工业园区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生产计划有序推进;社区村落间,群众围坐在一处,专注于手中的手工艺制作,指尖飞舞传承着非遗文化。眼下,苏尼特右旗各族干部群众吹响春日号角,向着“全年红”齐发力。他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把“早”字写实,将“争”字写细,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乘势而上早开工 实干快干争春晖
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大型机械作业繁忙有序……苏尼特右旗全力落实“六个行动”,推动重点项目“加速跑”,企业争春早开工,经济发展增动力。
在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数十名工人干劲十足地工作在风机叶片生产的各个作业面,一派繁忙有序的“奋斗模式”正火热展开。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当前车间赶付的是来自乌兰察布的订单,交付任务很紧,车间也加足马力,全线投入生产。“当前平均日产量可下线3支叶片,根据叶片长度的不同,车间生产周期在36小时到48小时不等。”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智能制造产业园副总经理严通说。
走进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智能制造产业园,办公楼、综合楼、生产车间错落有致,生产好的叶片整齐摆放,待运输的叶片装车待发。目前,该项目生产车间有6套模具、4个型号,下一步还将拓宽“全国陆上风电叶片长度第一”的150米陆上风机叶片生产线,2025年项目计划生产叶片311套,预计实现产值9亿元。
在苏尼特右旗新蒙新材料有限公司46.5万吨铁合金高质量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现场作业,大型机械设备、焊接、吊装等工作有序运行,项目建设“热引擎”开局强劲。
新蒙新材料有限公司46.5万吨铁合金新能源冶炼项目是苏尼特右旗成功引进的全区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铁合金项目。区别于传统铁合金项目,新蒙新材料项目采用“电源(风光发电)+电网(局域电网)+负荷(铁合金生产)+储能(余气余热利用)”一体化设计,通过自建110千伏变电站、配套储能系统及余热回收装置,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测算显示,项目较传统工艺降低能耗15%、减少碳排放20%,生产效率提升25%,运营成本下降30%,形成“绿电低成本供应—高载能产业集聚—新能源消纳提升”的良性循环。项目建成后,绿电消纳比例最高达86%,标志着全盟绿电本地消纳和产业绿色转型取得历史性突破,也将成为全区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与绿电+优质载能产业耦合发展示范项目。
从百日开工的“三一速度”,到企业争分夺秒地投入建设,都离不开苏尼特右旗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自“六个行动”部署实施以来,苏尼特右旗以“助企行动”为核心抓手,通过政策赋能、金融护航、服务升级等多维度举措,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制定印发了领导干部包联重点企业和项目机制,建立“一企一策”服务管家制度,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各类问题。健全完善政会银企对接机制,集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积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落实旗领导包联、前期手续两级部门包联等机制,推行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攻坚行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逐项推进每一个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为全手续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北疆文化乘春风 红迹草原织锦绣
春风温柔地拂过,新芽悄悄探头。苏尼特右旗搭乘着文化春风,宣告着万物复苏的喜悦,多姿多彩的传统技艺与生机勃勃的红迹草原交织出共同的情感。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班凤斌到盟级毡绣传承人乌兰图雅,从蒙古包营造技艺到蒙古族刺绣技艺,他们精雕细琢,用生动的作品阐述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他们勤劳致富,编织出梦想的华丽篇章;他们守正创新,广泛传播北疆文化。
走进苏尼特右旗双利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操作工人聚精会神,厂区内蒙古包非遗技艺展厅里,百年蒙古包静静述说着草原变迁与文化传承,每一处都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班凤斌是蒙古包营造技艺的传承者与传播者,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地了解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对蒙古包营造技艺有着真挚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1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蒙古包营造技艺,2012年创办了苏尼特右旗双利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传统全套蒙古包、蒙式家具。他积极传承传统文化,继承祖辈的智慧,用自己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
这些年来,班凤斌致力于让蒙古包营造技艺焕发新生,在保证传统蒙古包主要结构、材料和样式不变的基础上,创新性发展。为提高生产效率,引进了机械设备;为改善毛毡生虫有异味的缺点,研发羊毛与化纤混纺的材质;为丰富蒙古包装饰艺术,引进电脑雕刻、彩绘和金属饰件;为开展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研发,组建创新工作室,将蒙古包种类由原来的13种,发展到12个部类120个品种150余个款式……生产的蒙古包不仅在区内颇有名气,销售足迹更是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国外。
从成立之初以稳扎稳打的手工技艺扎根,到现在经过多元探索,将民族手工艺品和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班凤斌不断挖掘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做响特色品牌,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增砖添瓦,也为北疆文化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样在非遗技艺上深耕细作的还有盟级毡绣传承人乌兰图雅。她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在“飞针走线”中绣出致富新生活;在网络直播中,撬动北疆文化新支点。
苏尼特右旗公共实训基地的直播间内,乌兰图雅正对着屏幕向线上的学生们讲授毡绣技巧,如何绣眼神更有神韵、怎样绣动物更加灵动……乌兰图雅把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倾囊相授,直播间里更是有上百人参与互动,屏幕上所有的问题乌兰图雅都会耐心解答。像这样的直播乌兰图雅每天都会开播一到两场,渐渐地她的粉丝量达到了2.3万。
乌兰图雅是赛汉乌力吉苏木脑干锡力嘎查的牧民,自2016年开始自学研究毡绣技艺,2017年成立了腾尔利民族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她以传统毡绣技艺为“底色”,首次将驼毛线颜色区分为24种颜色,并将这种颜色区分方式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让每一件作品不仅有传统的原汁原味,也有创新的多姿多彩。
平日里她除了做毡绣外,还举办培训班为周边牧民及慕名而来学习毡绣的人授课。随着越来越多远在新疆、甘肃等地的人向她咨询,2024年5月,她便开始尝试运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大家教授技艺、销售毡绣原材料,还向大家介绍毡绣的起源与传承,让更多人知晓这一文化、掌握这门手艺。
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生产销售方式,乌兰图雅通过网络直播,年收益较往年提高了30万元左右。不仅腰包鼓了,毡绣技艺还被远在法国的留学生所关注,并在与乌兰图雅深入了解后撰写成毕业论文,且获得了金奖。“毡绣就像宝石一样熠熠生辉,毡绣手艺人在向世界传播非遗文化,我们要一直传承下去。”乌兰图雅激动地说。
自“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提出后,苏尼特右旗迅速响应、提早谋划,多措并举推动北疆文化“走出去”。通过提早部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常态化群众教育宣传工作,进一步抓实成就宣传多维呈现、学习教育全域覆盖、多彩活动文化惠民等重点工作,在全旗打造“1+7”互动式宣传长廊,为全旗群众宣传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不断深化“一市两旗”战略合作,主动拓展文化交流边界,借“驰骋北疆 赓续华章”蒙古马精神主题摄影展之力,让国家级非遗蒙古包营造技艺大放异彩,多元联动让北疆文化弘扬之路越走越宽。
苏尼特右旗着眼长远、精心规划,提前拟定周全的北疆文化“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方案,在大力推动以蒙古包营造技艺、毡绣等为代表的非遗项目走出去的同时,通过广泛学习各地优秀文化、积极邀请文化名家走进来等方式,为本土文化创新注入蓬勃动力。此外,苏尼特右旗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红迹”为坐标,重新塑造核心宣传形象“星垂平野阔——红迹草原苏右旗”,让城市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抢抓春时谋增收 绘就致富新图景
不负好春光,奋斗正当时。苏尼特右旗立足资源禀赋,以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多元发展为核心,积极探索出一条畜牧业转型升级与牧民群众共同富裕协同并进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苏日嘎拉图是乌日根塔拉镇巴彦楚鲁嘎查的牧民,家中有二十多峰母骆驼。不久前,一只毛茸茸的小驼羔诞生,也为这个春天诞下了新的希望。从传统牧民到驼奶专业户,苏日嘎拉图探索出了致富的新途径。从个人购买到店铺所需,苏日嘎拉图家的驼奶销售越来越广,他还申请了自己的商标,不仅和企业合作,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拓宽增收渠道,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巴彦楚鲁嘎查的养驼大户孟克吉雅则是成立了戈壁苏尼特骆驼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在深加工方面,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开发出巴氏鲜驼奶、驼奶皮、驼奶豆腐等多种高品质的驼奶产品,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带领周边群众共读致富经。
当前苏尼特右旗一场与风沙竞速的绿色攻坚战也在早春打响,在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中,不少牧民群众抢抓“春机”,转变生产方式,驶向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快车道。
苏尼特右旗赛罕乌力吉苏木陶高图畜产品经营专业合作社内,十几台草帘编织机和自动卷帘机开足马力运转,负责人高娃和牧民们正在赶制一笔600万米稻草帘的订单。2024年,高娃主动将自家6000余亩草场申请禁牧,卖掉剩余的50头牛,将500平方米的牛棚改造成为生产车间,配备10余台草帘编织机和自动卷帘机,并与黑龙江、辽宁等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稻草采购合作关系,2024年9月以来,完成订单700万米,实现净利润24万元。合作社不仅保障了治沙物料的供应,还带动了周边牧民增收。通过稻草帘加工,合作社吸引了60多位牧民参与,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
春风吹动万物华,努力奋斗犹如花。从企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到牧民群众致富的无限可能,再到北疆文化的大放异彩,皆是苏尼特右旗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含金”“含绿”“含新”,孕育着春的希望,堆叠出繁花似锦,一幅热火朝天的发展新图景正在苏尼特草原上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