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阻沙播绿在一线

  □本报记者  李国萍

  行车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的乌白线穿沙公路,只见道路两侧连绵起伏的沙丘,被纵横交错的草方格牢牢锁住。草方格内,黄柳、柠条等沙生植物随风摇曳,生机一片。

  “‘以路治沙’模式是我们林草人十几年来在治沙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针对沙地面积大、流动性强,治沙物资和人力难以进入沙地腹部等实际情况,我们通过优先治理公路两侧沙地,逐步向腹地延伸,渐进式推进各个治理区完成合围,最终解决了大范围治沙难和沙区腹地人口出行受阻两大难题。”4月15日,翁牛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乌华接受记者采访时满心感慨。

  翁牛特旗地处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西缘,是赤峰市境内沙地面积最大、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2011年,乌华来到这里,十几年间足迹踏遍全旗92个嘎查村的沟沟坎坎。2011年3月至2024年5月,他先后参与7条穿沙公路的治理,见证了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封飞造并举等方式,扭转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乌华又参与了编制《科尔沁沙地严重沙化区翁牛特旗综合治理工程规划》。那段时间,他带领同事们穿行沙区,吃住在沙窝,走访当地农牧民,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们的许多调研数据为规划的编写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的多项措施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

  作为一名基层林草人,乌华传承了父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善于运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装备,让治沙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用勤奋和实干,收获了自治区林草系统先进工作者、赤峰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先进个人、赤峰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如今,翁牛特旗已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46万亩,占全旗沙化土地面积的81%。扎根沙海无怨悔的乌华,继续奋斗在阻沙播绿的一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北疆文化
   第08版:通辽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影像力
内蒙古启动“护绿2025”行动
打好林草资源保护“组合拳”
雪宝山崖柏落户大青山
自治区多部门联合部署 清理河湖库阻水片林
“南果北种”带动沙区产业转型
阻沙播绿在一线
呼和浩特市依托智慧 管理系统摸清古树“家底”
从“一时清”向“长久治”转变
乌兰诺尔的浪漫之约
鄂尔多斯已开展877项 年度污染防治攻坚计划